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香港大学专利>正文

模块组合建筑及其可拆卸连接组件、模块单元和建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73340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模块组合建筑及其可拆卸连接组件、模块单元和建造方法。可拆卸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和第二外壳,置于模块单元并在彼此相背的壁设有孔;第一方向连接机构包括:第一接合部,设于第一外壳并有操作部和第一连接结构;第二接合部,设于第二外壳并有第二连接结构;第一方向连接件,至少两端形成连接段以分别与第一方向上的两个模块单元的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接合;第二方向连接机构包括:抗剪套筒,套于第一方向连接件并夹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个模块单元的第一接合部与第二接合部之间,其与第一方向连接件之间有间隙;第二方向连接件,有适配于第二方向模块单元数量的组装孔,并以该孔套接抗剪套筒,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块组合建造,尤其涉及模块组合建筑及其可拆卸连接组件、模块单元和建造方法


技术介绍

1、模块组合建造涉及一种装配技术,其采用在工厂预制好的模块单元进行现场组装。模块单元在工厂中预制,便于组织进行工业化生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材料消耗,且受季节影响很小,因此在城市建设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2、模块组合建筑的结构强度及稳定性受很多种因素的影响。钢结构模块组合建筑是目前常见的一种模块组合建筑模式。现有的钢结构模块组合建筑中,模块单元之间的连接形式在现场建造层面存在现场工作量大、安装过程复杂、施工空间受限以及拆卸困难等问题。在结构性能层面则存在受力分工不明确、竖向传力不理想和连接布置不灵活等情况。

3、因此,行业内对设计一种能有效提高模块组合建筑的结构强度和建造效率的方案存在一定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用于连接模块单元的可拆卸连接组件,其至少能解决上述部分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还旨在提供一种应用上述可拆卸连接组件的模块单元,该模块单元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连接模块单元的可拆卸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剪套筒(52)在相对两端的外周分别形成有斜面段(521),且所述抗剪套筒(52)能至少以两端的所述斜面段(521)分别插入沿所述第一方向并置的两个模块单元(9)的彼此相对的所述第一外壳(2)和所述第二外壳(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2)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壁(21)和第二壁(23),其中所述第一壁(21)面向同一模块单元(9)中相应的第二外壳(3),在所述第一壁(21)形成有第一孔(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连接模块单元的可拆卸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剪套筒(52)在相对两端的外周分别形成有斜面段(521),且所述抗剪套筒(52)能至少以两端的所述斜面段(521)分别插入沿所述第一方向并置的两个模块单元(9)的彼此相对的所述第一外壳(2)和所述第二外壳(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2)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壁(21)和第二壁(23),其中所述第一壁(21)面向同一模块单元(9)中相应的第二外壳(3),在所述第一壁(21)形成有第一孔(22),并在所述第二壁(22)形成有第二孔,所述第一接合部(41)的所述操作部(412)能经所述第一孔(22)伸出所述第一外壳(2),且所述第一接合部(41)的第一连接结构对准所述第二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拆卸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合部(41)构造为套筒并具有外径递增的第一部段(411)、第二部段(413)和第三部段(414),其中所述第一部段(411)穿设于所述第一孔(22),所述操作部(412)形成于所述第一部段(411),所述第三部段(414)的外周贴靠于所述第一外壳(2)的内壁并能沿所述内壁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拆卸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部段(414)位于所述第二部段(413)与所述第二壁(23)之间,且所述第三部段(414)构造成连接至所述第二部段(4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巍段岩平添尧杨立伟
申请(专利权)人:香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