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弧形梁施工侧模加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73327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54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弧形梁施工侧模加固装置,包括底模板、侧模组件和若干加固组件,所述侧模组件的一侧底部分别沿底模板顶部外侧的弧形轨迹连接在底模板顶部一侧,所述侧模组件的另一侧底部沿底模板顶部内侧的弧形轨迹连接在底模板顶部另一侧,所述若干加固组件沿底模板底部的弧形轨迹阵列式分布,所述底模板安装在阵列式分布的加固组件腔内底部且加固组件腔内的两端与侧模组件的两侧进行加固,通过利用加固组件,在侧模组件对模型进行塑形时,为侧模组件提高支撑力,防止侧模组件出现承受不住压力开裂或垮塌,导致模型成型效果差或模型成型失败,增强模型的成模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具体为一种弧形梁施工侧模加固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生活的需求日益提高,在现代的建筑中为增强建筑的美观程度,人们在修建时,往往采用拱形等曲线设计,使建筑既兼顾实用性又兼顾美观性。

2、传统的支模方法中侧模缺乏支撑,同时在使用时,侧边所受到的压力较大,使得侧模容易出现承受不住压力开裂或垮塌,导致模型成型效果差或模型成型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弧形梁施工侧模加固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传统支模方法中侧模缺乏支撑力,使得侧模容易损坏影响模型成型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弧形梁施工侧模加固装置,包括:底模板、侧模组件和若干加固组件,所述侧模组件的一侧底部分别沿底模板顶部外侧的弧形轨迹连接在底模板顶部一侧,所述侧模组件的另一侧底部沿底模板顶部内侧的弧形轨迹连接在底模板顶部另一侧,所述若干加固组件沿底模板底部的弧形轨迹阵列式分布,所述底模板安装在阵列式分布的加固组件腔内底部且加固组件腔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弧形梁施工侧模加固装置,包括:底模板(1)、侧模组件(2)和若干加固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模组件(2)的一侧底部分别沿底模板(1)顶部外侧的弧形轨迹连接在底模板(1)顶部一侧,所述侧模组件(2)的另一侧底部沿底模板(1)顶部内侧的弧形轨迹连接在底模板(1)顶部另一侧,所述若干加固组件(4)沿底模板(1)底部的弧形轨迹阵列式分布,所述底模板(1)安装在阵列式分布的加固组件(4)腔内底部且加固组件(4)腔内的两端与侧模组件(2)的两侧进行加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弧形梁施工侧模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模组件(2)包括:若干外侧模板(201)、内侧模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弧形梁施工侧模加固装置,包括:底模板(1)、侧模组件(2)和若干加固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模组件(2)的一侧底部分别沿底模板(1)顶部外侧的弧形轨迹连接在底模板(1)顶部一侧,所述侧模组件(2)的另一侧底部沿底模板(1)顶部内侧的弧形轨迹连接在底模板(1)顶部另一侧,所述若干加固组件(4)沿底模板(1)底部的弧形轨迹阵列式分布,所述底模板(1)安装在阵列式分布的加固组件(4)腔内底部且加固组件(4)腔内的两端与侧模组件(2)的两侧进行加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弧形梁施工侧模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模组件(2)包括:若干外侧模板(201)、内侧模板(202)、连接块(203)和若干t型卡槽(204),所述外侧模板(201)外侧的中部均设有一个连接块(203),所述内侧模板(202)内侧的中部均设有一个连接块(203),所述连接块(203)顶部的一侧均设有t型卡槽(2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弧形梁施工侧模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模板(201)的底部沿底模板(1)顶部外侧的弧形轨迹连接在底模板(1)顶部一侧,所述内侧模板(202)沿底模板(1)顶部内侧的弧形轨迹连接在底模板(1)顶部另一侧,所述若干外侧模板(201)和若干内侧模板(202)一一对应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弧形梁施工侧模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组件(4)包括:底板(401)、两个支架脚(402)、支架板(403)、转动螺口(404)、转动轴(405)、把手(406)、连接板(407)、限位柱(40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伟盟李想刘成喜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建工第一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