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车架连接件加工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3335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5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前车架连接件加工夹具,包括底板以及用于对待加工产品的周侧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柱、第二限位柱、第三限位柱、第四限位柱、第五限位柱与第六限位柱,还包括第一定位销、第二定位销以及结构一致的第一压紧组件、第二压紧组件、第三压紧组件、第四压紧组件、第五压紧组件、第六压紧组件、第七压紧组件、第八压紧组件、第九压紧组件与第十压紧组件。其有益效果是:可同时定位支撑、装夹固定前车架连接件的各个面,能方便、快捷、准确地将前车架连接件稳定于加工设备上处于加工位,提高了加工效率及加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机械加工,具体设计一种前车架连接件加工夹具


技术介绍

1、发动机舱边梁焊接总成是车体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碰撞中吸收能量、传递能量、为车身骨架提供足够的刚度等作用。传统车型发动机舱边梁焊接总成结构一般由发动机舱边梁前段、前车架连接件、前减震塔、前轮鼓包中段总成、发动机舱边梁后段焊接总成等数十个零件焊接而成。

2、在汽车的前车架连接件加工中,需要进行气管孔、前悬架安装孔、车身连接孔等的加工,需要可以在加工过程中准确定位、迅速夹紧,但由于前车架连接件为异形件,因此现有技术中依然由工人夹持进行加工,此种方式不仅生产效率低下,且工人劳动强度大,加工质量不易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前车架连接件加工夹具,能够方便、快捷、准确地将前车架连接件稳定于加工设备上处于加工位,以提高加工效率及加工质量。

2、一种前车架连接件加工夹具,包括底板以及用于对待加工产品的周侧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柱、第二限位柱、第三限位柱、第四限位柱、第五限位柱与第六限位柱,所述第一限位柱固定于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车架连接件加工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以及用于对待加工产品的周侧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柱(2)、第二限位柱(3)、第三限位柱(4)、第四限位柱(5)、第五限位柱(6)与第六限位柱(7),所述第一限位柱(2)固定于底板(1)的左侧,在该第一限位柱(2)前后两侧的底板(1)上分别设有一个第一压紧组件(8),所述第二限位柱(3)设于第一限位柱(2)右前侧的底板(1)上,在该第二限位柱(3)右侧的底板(1)上设有从左往右依次第二压紧组件(9)、第一定位销(10)、第三压紧组件(11),在所述第三压紧组件(11)右侧的底板(1)上设有第一支撑座(12),该第一支撑座(12)形成有朝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车架连接件加工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以及用于对待加工产品的周侧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柱(2)、第二限位柱(3)、第三限位柱(4)、第四限位柱(5)、第五限位柱(6)与第六限位柱(7),所述第一限位柱(2)固定于底板(1)的左侧,在该第一限位柱(2)前后两侧的底板(1)上分别设有一个第一压紧组件(8),所述第二限位柱(3)设于第一限位柱(2)右前侧的底板(1)上,在该第二限位柱(3)右侧的底板(1)上设有从左往右依次第二压紧组件(9)、第一定位销(10)、第三压紧组件(11),在所述第三压紧组件(11)右侧的底板(1)上设有第一支撑座(12),该第一支撑座(12)形成有朝向左侧的安装斜面,在所述安装斜面的中心设置所述第三限位柱(4),在所述第三限位柱(4)左右两侧的安装斜面上固定有两个第四压紧组件(13),在所述第一支撑座(12)右侧的底板(1)上从前至后依次设有第二支撑座(14)、第三支撑座(15)与第四支撑座(16),在所述第二支撑座(14)上设有第五压紧组件(17),在第三支撑座(15)上设有所述第四限位柱(5),在该第四限位柱(5)后侧的第三支撑座(15)上设置有第六压紧组件(18),在所述第四支撑座(16)上设置有第七压紧组件(19)与第二定位销(20),在所述底板(1)的后侧中部设置所述第五限位柱(6),在该第五限位柱(6)的左侧设置有第五支撑座(21),在所述第五支撑座(21)上设置有第八压紧组件(22),在所述第五限位柱(6)左侧的底板(1)上设置有第九压紧组件(23),在所述第九压紧组件(23)前侧的底板(1)上设置所述第六限位柱(7),该第六限位柱(7)的前侧设置有第十压紧组件(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车架连接件加工夹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板(1)的中部从左至右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件(25)、第二支撑件(26)与第三支撑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俊华王程燚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财鑫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