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施作地连墙导墙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73093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速施作地连墙导墙,涉及基坑工程技术领域。它包括施工槽,施工槽包括槽底、临时边坡,还包括多个预制导墙组、路面;每个预制导墙组包括两个预制导墙;每个预制导墙均包括第一墙体、第二墙体和第三墙体;第一墙体位于槽底上,第二墙体底部与第一墙体一端连接、顶部沿临时边坡坡度与路面连接,第三墙体底部与第一墙体另一端连接、顶部沿竖直方向与路面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为预制导墙,不需要导墙钢筋绑扎和模板架设的时间和作业空间,开挖一天内即可架设预制导墙,使得临时边坡的坡比可为1:0.1‑0.2,从而提高作业安全性,减小开挖量和回填量,大幅缩短施工周期。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这种快速施作地连墙导墙的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基坑工程,更具体地说它是一种快速施作地连墙导墙。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了这种快速施作地连墙导墙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地连墙是软弱地层的基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支护结构,在泥浆护壁条件下,在地面开挖出一条狭长的深槽,清槽后吊放钢筋笼,用导管法灌筑水下混凝土从而形成一个单元槽段,如此逐段进行,在地下筑成一道连续的钢筋混凝土墙壁;地连墙在成槽前,需构筑导墙以保障地连墙作业的精度;导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地连墙的轴线和标高控制。

2、导墙的作用如下:1)测量基准、成槽导墙;2)存储泥浆、稳定液位,保障槽壁稳定;3)稳定上部土体,防止槽口塌方;4)施工荷载支撑平台,承担成槽机械、钢筋笼搁置、导管架、接头管等重载动载。

3、现有的导墙多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钢制、预制钢筋混凝土的装配式结构以便多次使用;根据工程实践,预制式导墙较难做到底部与土体结合以防止泥浆的流失,因此以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居多;导墙的断面常见的有三种形式:倒l型,如图10所示;l型,如图11所示;“][”型,如图12所示;倒l型多用于土质较好地层;“][”型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施作地连墙导墙,包括施工槽(1),所述施工槽(1)包括槽底(11)、位于槽底(11)两侧的临时边坡(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施工槽(1)内的多个预制导墙组(2)、与预制导墙组(2)顶部连接的路面(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施作地连墙导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墙体(212)和第三墙体(213)内均设有导墙纵筋(214);所述第二墙体(212)和第三墙体(213)均通过导墙纵筋(214)与路面(3)锚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快速施作地连墙导墙,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预制导墙组(2)之间通过纵向插入式连接件(215)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施作地连墙导墙,包括施工槽(1),所述施工槽(1)包括槽底(11)、位于槽底(11)两侧的临时边坡(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施工槽(1)内的多个预制导墙组(2)、与预制导墙组(2)顶部连接的路面(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施作地连墙导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墙体(212)和第三墙体(213)内均设有导墙纵筋(214);所述第二墙体(212)和第三墙体(213)均通过导墙纵筋(214)与路面(3)锚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快速施作地连墙导墙,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预制导墙组(2)之间通过纵向插入式连接件(215)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快速施作地连墙导墙,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预制导墙组(2)之间的第一墙体(211)、第二墙体(212)和第三墙体(213)均通过纵向插入式连接件(215)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快速施作地连墙导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槽(1)与预制导墙组(2)之间的空隙设有注浆系统(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敏章铁军邱滟佳李义成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