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前倾角代偿内衬的髋关节假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3061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52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前倾角代偿内衬的髋关节假体,包括髋臼本体和内衬,髋臼本体的容纳腔内壁形成为内球面;内衬的外周面形成为外球面,内衬的底面设置为倾斜面;内衬的外周设有限位台,髋臼本体的容纳腔中设有与限位台相适配的限位槽,以当内衬压装于容纳腔后,能够使限位台卡设于限位槽中,以保持内衬相对于髋臼本体的位置;当内衬压装于髋臼本体的容纳腔时,外球面相对于内球面偏心设置,两者的偏心距离为h,0<h≤2mm;偏心角度为α,0<α<30°。由此,补偿髋臼内陷缺损导致的前倾角及外展角角度不足造成的假体之间撞击及脱位概率的升高的问题,从而帮助重建髋关节正常生理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骨科医疗器械,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前倾角代偿内衬的髋关节假体


技术介绍

1、髋关节是人体最大、最重要的关节之一,其承受着人体很大一部分体重。然而,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创伤性关节炎、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等疾病会导致人体髋关节疼痛及其功能的丧失,从而严重影响病患生活。

2、目前,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有效手段,可以切除病灶,缓解疼痛,恢复关节的活动与原有的功能。然而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中,髋臼骨缺损的不同会造成髋臼重建后前倾角与外展角不同程度的偏差。前倾角与外展角的偏差会影响假体的使用寿命,更严重的会造成假体的脱位。在进行髋关节假体手术在置换过程中,存在着髋臼假体与髋臼骨面接触不紧密,假体稳定性差的问题,无法有效改善假体与骨面间的微动情况。基于此问题,虽然可以通过髋臼垫块对髋臼骨缺损进行填充,以此来调整髋臼杯的位置使前倾角与外展角恢复正常。但在术中髋臼骨缺损的情况不同,髋臼垫块不易调整,手术操作难度大。

3、对此,亟待提出一种更为合理的技术方案,以能够补偿髋臼内陷缺损导致的前倾角及外展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前倾角代偿内衬的髋关节假体,其特征在于,包括髋臼本体(1)和内衬(2),所述髋臼本体(1)上具有用于容纳股骨头假体(7)的容纳腔以及连通于所述容纳腔的开口(3);所述开口(3)位于所述髋臼本体(1)的中心处;所述髋臼本体(1)的容纳腔内壁形成为内球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前倾角代偿内衬的髋关节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角度为5°、10°、15°、20°或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前倾角代偿内衬的髋关节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2)的外球面上设有棘突的齿牙(5),所述齿牙(5)配设为多个,并绕所述内衬(2)的圆周方向均匀间隔布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前倾角代偿内衬的髋关节假体,其特征在于,包括髋臼本体(1)和内衬(2),所述髋臼本体(1)上具有用于容纳股骨头假体(7)的容纳腔以及连通于所述容纳腔的开口(3);所述开口(3)位于所述髋臼本体(1)的中心处;所述髋臼本体(1)的容纳腔内壁形成为内球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前倾角代偿内衬的髋关节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角度为5°、10°、15°、20°或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前倾角代偿内衬的髋关节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2)的外球面上设有棘突的齿牙(5),所述齿牙(5)配设为多个,并绕所述内衬(2)的圆周方向均匀间隔布设;所述髋臼本体(1)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伊杨刘华丰狄锋黄浩公续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春立正达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