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滤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72868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纳滤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纳滤复合膜由多孔支持体,分离层及功能层构成,经界面聚合反应制得功能层。对浓度1000 ppm的二价盐溶液的截留率均在90%以上;对2000 ppm及以上的任意比例锂镁混盐溶液的分离因子可达50~5000。对2000 ppm及以上的任意比例NaCl、Na<subgt;2</subgt;SO<subgt;4</subgt;混盐溶液,Cl‑/SO<subgt;4</subgt;<supgt;2‑</supgt;分离因子可达50以上。对典型的小分子微污染物的截留率高达90%以上。纳滤复合膜有良好的纯水通量,可达3~15 L*m<supgt;‑2</supgt;*h<supgt;‑1</supgt;*bar<supgt;‑1</supgt;。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纳滤复合膜对一、二价盐具有优异的分离效率,在盐湖提锂、氯碱工业、污水处理等领域具有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类具有多级结构的复合膜,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双皮层结构的纳滤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该双皮层结构的纳滤复合膜在水处理领域中的应用,属于材料及水处理。


技术介绍

1、水资源处理问题是21世纪最大挑战之一。相较于吸附蒸馏等方法,膜法处理水资源基于其高分离效率以及低能耗等优点已被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根据分离精度的不同,膜法处理水资源的手段有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等手段。其中,纳滤膜以其优异的离子筛分性能而被广泛应用。纳滤膜可以对分子量处于200-1000da的有机分子以及高价盐离子进行截留处理,因其具有合适的通量、较低的操作压力以及较低的能量消耗等优点,在脱盐应用以及废水处理等领域就有很大的应用前景。目前广泛应用的纳滤膜多以聚酰胺为功能层,结合超滤支撑底膜形成复合纳滤膜,复式结构既能提高膜强度,又可维持薄膜的高选择性能。制备方法是在超滤膜表面上直接一步界面聚合而成聚酰胺分离选择功能层,操作方便快捷。但这种传统纳滤膜的孔径较大、孔径分布范围较宽,无法对部分离子或小分子进行精细分离。因此选择更合适的分子对纳滤膜进行内部修饰进而缩小孔径及孔径分布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纳滤复合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多孔支持体,分离层及功能层;所述分离层设于所述多孔支持体的表面并与所述多孔支持体构成超滤膜,所述的功能层设于所述分离层的表面上且由致密层及疏松层依次构成,所述的致密层厚度为10~100 nm,所述的疏松层厚度为10~100 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滤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滤复合膜的功能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滤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胺水溶液的浓度为1~12g/l,多元酰氯溶液的浓度为1~10 g/l,三嗪环型溶液的浓度为1~10 g/l;>

4.一种纳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滤复合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多孔支持体,分离层及功能层;所述分离层设于所述多孔支持体的表面并与所述多孔支持体构成超滤膜,所述的功能层设于所述分离层的表面上且由致密层及疏松层依次构成,所述的致密层厚度为10~100 nm,所述的疏松层厚度为10~100 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滤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滤复合膜的功能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滤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胺水溶液的浓度为1~12g/l,多元酰氯溶液的浓度为1~10 g/l,三嗪环型溶液的浓度为1~10 g/l;

4.一种纳滤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使多元胺单体溶解于水溶液,制得所述的多元胺水溶液,所述多元胺水溶液中多元胺单体的浓度为0.5~15 g/l;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使多元酰氯单体或三嗪环型单体溶解于与水不互溶的有机溶剂中,制得所述多元酰氯溶液或三嗪环型溶液,所述的有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燚谭瀚茗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仿生材料科学与工程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