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工程,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拱桥循环施工的横桥向连接件、拱桥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拱桥是大跨径桥梁的主要形式,对于地质条件好,特别是桥址位于山区的情形,相比其他桥型,拱桥方案往往具有更好的经济性和耐久性。但是目前跨径600m以上的桥梁只能采用斜拉桥或者悬索桥这两种方案,拱桥难以涉足这一跨径领域,而随着特大跨径钢-uhpc分次合龙组合桁式拱桥新结构及其相应的循环施工新方案的提出,其跨径可达1000m,大幅度拓展了拱桥的适用范围,成为特大跨径桥梁中除斜拉桥和悬索桥外的第三种选择。
2、拱桥施工采用循环施工方法,以特大跨径钢-uhpc组合桁式拱桥为例说明如下:拱桥在横桥向有多排桁架拱,其采用悬臂拼装结合斜拉扣挂法分次进行循环施工,第一次循环施工完毕后,即内拱合龙,扣索完全放松,此时形成的拱形结构可单独受力。当进行下一次循环施工时,若直接将各节段固定在内拱上,则合龙拆掉扣索后,此阶段合龙的桁架拱由于压缩变形导致拱肋下沉,便会使内拱产生应力叠加。当进行多次循环施工后,主拱结构施工完成,便存在横桥向各排拱肋的应力分布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拱桥循环施工的横桥向连接件,包括分别与拱桥相邻拱肋(1)固接的第一横撑(2)和第二横撑(3),所述第一横撑(2)和第二横撑(3)之间设有第一滑动连接器,所述第一滑动连接器包括第一滑槽(4)和可相对滑动设于第一滑槽(4)内的第一滑动板(5),所述第一滑动板(5)与第二横撑(3)固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板(5)与第一滑槽(4)之间通过用于锁定第一滑动板(5)与第一滑槽(4)相对位置的固定机构连接,所述第一滑槽(4)与第一横撑(2)之间设有第三横撑(6),所述第三横撑(6)与第一滑槽(4)固接并与第一横撑(2)组合形成第二滑动连接器,所述第三横撑(6)与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拱桥循环施工的横桥向连接件,包括分别与拱桥相邻拱肋(1)固接的第一横撑(2)和第二横撑(3),所述第一横撑(2)和第二横撑(3)之间设有第一滑动连接器,所述第一滑动连接器包括第一滑槽(4)和可相对滑动设于第一滑槽(4)内的第一滑动板(5),所述第一滑动板(5)与第二横撑(3)固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板(5)与第一滑槽(4)之间通过用于锁定第一滑动板(5)与第一滑槽(4)相对位置的固定机构连接,所述第一滑槽(4)与第一横撑(2)之间设有第三横撑(6),所述第三横撑(6)与第一滑槽(4)固接并与第一横撑(2)组合形成第二滑动连接器,所述第三横撑(6)与第一横撑(2)之间通过用于锁定第三横撑(6)与第一横撑(2)相对位置的可拆卸限位机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拱桥循环施工的横桥向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横撑(6)套设在第一横撑(2)内部并可沿套设方向相对于第一横撑(2)滑动,所述第一横撑(2)和第三横撑(6)的截面均为箱型截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拱桥循环施工的横桥向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限位机构包括用于限制第三横撑(6)与第一横撑(2)在横桥向相对位移的第一螺栓系统(7),所述第一螺栓系统(7)包括多个第一螺栓和多个配套设置的第一螺母,所述第一横撑(2)上设有多个对穿第一横撑(2)相对两侧的第一长条形预留螺栓孔道(21),所述第三横撑(6)上配套设置有多个第一螺栓孔(61),所述第一螺栓穿过第一长条形预留螺栓孔道(21)和第一螺栓孔(61)与第一螺母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拱桥循环施工的横桥向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板(5)与第一滑槽(4)之间焊接连接,对应的所述固定机构为固接第一滑动板(5)与第一滑槽(4)的连接焊缝。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拱桥循环施工的横桥向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用于限制第一滑动板(5)与第一滑槽(4)在纵桥向相对位移的第二螺栓系统(8)和至少一套用于限制第一滑动板(5)与第一滑槽(4)在横桥向和竖向相对位移的第三滑动连接器,所述第二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广,邵旭东,李盼盼,赵旭东,杨云逸,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