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用于青藏高原地区的梯度纳米流体定向导热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72378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青藏高原地区的梯度纳米流体定向导热结构及施工方法,其中梯度纳米流体定向导热结构包括沥青路面和设于沥青路面内的多个铜管;所述沥青路面自上而下包括上面层与中面层;所述铜管的上部填充有第一纳米流体,所述铜管的下部填充有第二纳米流体,所述第一纳米流体的热导率大于所述第二纳米流体的导热率,以此形成梯度纳米流体定向导热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路面的阻热与散热能力,缓解沥青道路的热量积累,进而有利于青藏高原地区道路的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道路散热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青藏高原地区的梯度纳米流体定向导热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青藏高原地区的夏季有着强烈的太阳辐照,可短时间内向沥青路面辐射大量的热量,同时,其昼夜温差较大,夜晚温度很低。沥青高速公路黑,宽,厚的特点,会致使其白天吸收大量的热量并存储在道路中,夜晚却由于其较低的导热系数而使其无法得到有效的散热。这对道路下方的永久冻土层产生了严重的扰动。

2、国内外已经开展了许多相关研究包括:1)从路基方面考虑的,如通风管路基,块碎石路基、热棒路基等;2)从路面方面考虑的,如热反射路面、储热路面和热诱导路面等。这些方法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冻土问题,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例如:(1)路基改善的建造成本与养护成本较为高昂;(2)梯度导热路面填料会受到级配的限制,对温度的调控不如理想状态;(3)热反射路面会引起眩目、看不清道路标线等状况;(4)相变储热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才可以相变,而这会导致其吸收的潜能很难完全地发挥且相变材料的热导率一般都较为的低,这会导致其吸收热量的速度会非常的慢。

r/>

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青藏高原地区的梯度纳米流体定向导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沥青路面和设于沥青路面内的多个铜管(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青藏高原地区的梯度纳米流体定向导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管(1)包括外壳部分(5)、设于外壳的中部设有薄铜片(7),所述薄铜片(7)将铜管(1)分隔为上部腔体(6)和下部腔体(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青藏高原地区的梯度纳米流体定向导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薄铜片(7)与所述外壳部分(5)的内壁无缝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青藏高原地区的梯度纳米流体定向导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青藏高原地区的梯度纳米流体定向导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沥青路面和设于沥青路面内的多个铜管(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青藏高原地区的梯度纳米流体定向导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管(1)包括外壳部分(5)、设于外壳的中部设有薄铜片(7),所述薄铜片(7)将铜管(1)分隔为上部腔体(6)和下部腔体(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青藏高原地区的梯度纳米流体定向导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薄铜片(7)与所述外壳部分(5)的内壁无缝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青藏高原地区的梯度纳米流体定向导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管(1)竖直连接所述上面层(3)与中面层(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青藏高原地区的梯度纳米流体定向导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腔体(6)的高度为39-49mm,所述薄铜片(7)的厚度为2mm,所述下部腔体高度(8)的高度为39-49mm,相邻铜管(1)之间的水平间隔为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声乐魏鹏程郭丹妮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