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装配的换热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2019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46
本技术涉及一种便于装配的换热设备,包括换热主体,所述换热主体内固定设置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沿换热主体长度方向分布,所述换热主体内设置有换热机构;所述换热机构包括锁紧组件和多个换热组件,多个换热组件以换热主体的轴线为中心周向均匀分布;所述换热组件包括第一通孔、第二通孔、换热管、第一密封环和第二密封环,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第一隔板上,本技术换热管装配期间,换热管无需与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进行焊接,提高了装配的便捷性,而且,当换热管损坏后,只需使挤压杆与第一密封环分离,实现换热管的解锁后,即可将换热管从换热罐体内抽出进行更换,提高了换热管更换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便于装配的换热设备,属于换热器领域。


技术介绍

1、换热器(heat exchanger)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广泛。

2、申请号为cn202310232956.3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水源热泵机组的换热器。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自行将水垢进行清理的用于水源热泵机组的换热器。一种用于水源热泵机组的换热器,包括底座、换热罐体、入水管、出水管、换热管、隔板、入水外壳和出水外壳等,换热罐体固接在底座上,换热罐体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入水管和出水管,换热罐体左右两端分别通过螺栓连接有出水外壳和入水外壳,出水外壳和入水外壳与换热罐体之间由隔板进行分隔。在换热管内设置有涡轮刮刀,通过涡轮刮刀的独特造型,在借助水流作用下涡轮刮刀进行转动,实现自动对换热管内壁杂质和水垢进行刮除。现有技术中,换热器上的换热管与隔板实际通过焊接的方式实现固定,而换热管数量较多,导致换热器装配繁琐,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装配的换热设备,包括换热主体(1),所述换热主体(1)内固定设置有第一隔板(3)和第二隔板(4),所述第一隔板(3)和第二隔板(4)沿换热主体(1)长度方向分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主体(1)内设置有换热机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装配的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22.2)的孔径与换热管(22.3)的外径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装配的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环(22.4)与第一隔板(3)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22.6),所述第二密封环(22.5)与第二隔板(4)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22.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装配的换热设备,包括换热主体(1),所述换热主体(1)内固定设置有第一隔板(3)和第二隔板(4),所述第一隔板(3)和第二隔板(4)沿换热主体(1)长度方向分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主体(1)内设置有换热机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装配的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22.2)的孔径与换热管(22.3)的外径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装配的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环(22.4)与第一隔板(3)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22.6),所述第二密封环(22.5)与第二隔板(4)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22.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装配的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圈(22.6)和第二密封圈(22.7)均为橡胶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装配的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组件(21)包括转动盘(21.1),所述转动盘(21.1)上设置有多个挤压杆(21.2),多个挤压杆(21.2)与多个换热管(22.3)一一对应,所述挤压杆(21.2)与第一密封环(22.4)的远离第一隔板(3)的一侧贴合,所述挤压杆(21.2)固定设置在转动盘(21.1)上,所述转动盘(21.1)与换热主体(1)同轴设置,所述转动盘(21.1)上设置有转动单元(21.3),通过转动单元(21.3)实现转动盘(21.1)绕换热主体(1)轴线转动以及沿换热主体(1)长度方向的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装配的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单元(21.3)包括螺杆(2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恩泽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