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射器。
技术介绍
1、注射器是一种临床常用的治疗器械,其适用于药物注射治疗、局部麻醉给药、病变部位直接注入治疗等。在使用过程中,即使用注射器向操作对象例如患者注射药物时,常常需要对注射管路中的压力进行关注。尤其是在一些外科手术中,注射压力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重要参数,往往决定治疗的成败。
2、然而,目前在临床实际操作中,注射压力的大小往往仅靠使用者的感觉来把握,没有一个客观标准的控制,常常会导致注射压力过高。而在外科手术中,注射压力过高很可能会造成患者治疗部位组织或器官的损伤。
3、专利cn113995917b公开了一种注射器,为了避免注射压力过高,通过开口的重合实现注射液的外溢,以降低注射压力,但存在术中开口没有正常地重合而无法实现泄压功能的风险,开口重合进行泄压的方案对手术操作要求较高,且对注射器的生成制备精度要求较高,生成成本大。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注射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射器,包括针筒(001)和针栓,所述针栓包括外针栓(002)和内针栓(003);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针栓(003)的两端分别套设于所述针筒(001)和所述外针栓(002)内,并且所述内针栓(003)与所述针筒(001)和所述外针栓(002)形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C);所述内针栓(003)和所述外针栓(002)沿径向间隔设置,并且形成第三腔室(D);所述内针栓(003)设置有第一开孔(005),并且所述第一开孔(005)将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三腔室(D)连通;所述外针栓(002)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腔室(C)连通的第二开孔(006);所述外针栓(002)与所述内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射器,包括针筒(001)和针栓,所述针栓包括外针栓(002)和内针栓(003);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针栓(003)的两端分别套设于所述针筒(001)和所述外针栓(002)内,并且所述内针栓(003)与所述针筒(001)和所述外针栓(002)形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c);所述内针栓(003)和所述外针栓(002)沿径向间隔设置,并且形成第三腔室(d);所述内针栓(003)设置有第一开孔(005),并且所述第一开孔(005)将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三腔室(d)连通;所述外针栓(002)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腔室(c)连通的第二开孔(006);所述外针栓(002)与所述内针栓(003)弹性连接,并且适于驱动所述内针栓(003)相对于所述针筒(001)移动以压缩所述第一腔室,以及在所述第一腔室被压缩时相对于所述内针栓(003)移动以压缩所述第二腔室(c)而使所述第二开孔(006)与第三腔室(d)连通,以对所述第一腔室泄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筒(001)、所述内针栓(003)和所述外针栓(002)同轴设置;所述内针栓(003)和所述外针栓(002)均适于沿轴向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针栓(003)和所述外针栓(002)分别包括内针栓腔室(b)和外针栓腔室;所述内针栓腔室(b)的一端开放以连通所述针筒(001)而使所述针筒(001)和所述内针栓腔室(b)共同形成所述第一腔室;所述内针栓腔室(b)的另一端封闭并且套设于所述外针栓腔室内以在所述外针栓腔室内限定出所述第二腔室(c);所述外针栓腔室的一端开放以接收所述内针栓腔室(b)的另一端;所述外针栓腔室的另一端封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针栓腔室(b)的侧壁设置有所述第一开孔(005);所述外针栓腔室的侧壁设置有所述第二开孔(006);所述第三腔室(d)的两端的侧壁外周分别设置有第一密封圈(008)和第二密封圈(009),所述第一密封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稷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