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剪力墙,具体是预制剪力墙转换层钢筋固定工具。
技术介绍
1、剪力墙又称抗风墙、抗震墙或结构墙,房屋或构筑物中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重力)的墙体,防止结构剪切(受剪)破坏,在剪力墙转换层需要预埋钢筋,以此增加转换层的强度,在对钢筋之间的间距以及位置进行固定时,通常需要使用钢筋定位工具,通过钢筋定位工具辅助工作人员对钢筋进行定位。
2、但是常规定位工具结构一般都比较简单,定位工具只能定位插筋之间的间距,无法保证插筋的垂直度,或者需要二次绑扎定位钢筋,导致工序比较复杂,在增加工作人员劳动强度的同时还比较费时费力,降低施工效率,造成转换层插筋定位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3、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预制剪力墙转换层钢筋固定工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预制剪力墙转换层钢筋固定工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预制剪力墙转换层钢筋固定工具,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机构;
4、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厚钢板,所述厚钢板的上表面分别开设有两个第一线管口、两个第二线管口、两个浇筑口和三个连接孔,每个所述连接孔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焊接圆管,每个所述焊接圆管的外表面均套设有螺纹套管,所述框架的底面与厚钢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5、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框架的外表面和厚钢板的外表面共同固定连
6、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厚钢板的下方设置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的上表面与框架的底面固定连接。
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框架的上表面开设有两组定位槽,每组所述定位槽的数量为五个。
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框架的宽度和高度均为20mm,所述厚钢板的厚度为2mm。
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浇筑口的宽度和长度均为100mm,所述焊接圆管的直径为22mm。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1、本技术通过设置有厚钢板、浇筑口、焊接圆管、螺纹套管和框架,能够在有效保证插筋间距的同时还可以保证插筋的垂直度,防止需要对插筋进行二次绑扎的情况,有效降低工序的复杂步骤,直接利用三个焊接圆管对插筋之间的间距进行定位,再将插筋插在焊接圆管内部,利用螺纹套管将插筋固定在焊接圆管内部,保证插筋的垂直度,其中预埋钢筋采用螺纹套管固定,不需要焊接,便于操作,减少施工工序,提升施工进度,避免工序比较复杂,造成转换层插筋定位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预制剪力墙转换层钢筋固定工具,包括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机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剪力墙转换层钢筋固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外表面和厚钢板(206)的外表面共同固定连接有两组辅助板(3),每组所述辅助板(3)的数量为四个,每个所述辅助板(3)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垫(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剪力墙转换层钢筋固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厚钢板(206)的下方设置有防滑垫(6),所述防滑垫(6)的上表面与框架(1)的底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剪力墙转换层钢筋固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上表面开设有两组定位槽(5),每组所述定位槽(5)的数量为五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剪力墙转换层钢筋固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宽度和高度均为20mm,所述厚钢板(206)的厚度为2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剪力墙转换层钢筋固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浇筑口(204)的宽度和长度均为100mm,所述焊接圆管(202
...【技术特征摘要】
1.预制剪力墙转换层钢筋固定工具,包括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机构(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剪力墙转换层钢筋固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外表面和厚钢板(206)的外表面共同固定连接有两组辅助板(3),每组所述辅助板(3)的数量为四个,每个所述辅助板(3)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垫(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剪力墙转换层钢筋固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厚钢板(206)的下方设置有防滑垫(6),所述防滑垫(6)的上表面与框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秋实,张小平,李科,苗世康,杨亚超,王皓田,
申请(专利权)人: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