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工装及电解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71673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43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定位工装及电解系统,其中定位工装包括:限位单元,包括基座和伸缩结构,基座固定设置,伸缩结构沿竖直方向可活动地弹性设置在基座上;基座与电解槽的外壁抵接,伸缩结构抵接在电解槽的一部分的下方;其中,限位单元为多个,多个限位单元围绕电解槽的周向间隔设置,以共同限位电解槽;在电解槽压装时,多个限位单元的伸缩结构跟随电解槽的一部分同时向下运动,以支撑和限位。本技术提出的定位工装,有效阻止电解槽的各个部件出现偏移,进而提高了电解槽组装的成功率;通过设置伸缩结构,使得伸缩结构可以根据弹性自适应地调整高度,进而使得限位单元可以有效适应电解槽在未施加压力时的虚高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解槽成型设备,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定位工装及电解系统


技术介绍

1、目前,pem(质子交换膜)电解槽利用的原材料是去离子水,通过电解生成氢气,全程无污染物质的产生,且产气的纯度高、产气能效高,因此,作为一种清洁能源的生产设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pem电解槽的单个发电单元包括双极板、膜电极、多孔钛板(或钛毡)、密封圈等多个部件,pem电解槽通常由多个上述发电单元串联组成;如果所需产气量增大,则需要增加电解槽的层数;实际操作中证明,电解槽层数越多,在组装和施加压力堆叠的过程中,越容易发生部件偏移,从而导致电解槽的密封失效,气密性达不到要求,最终使得电解槽的组装失败。

3、现有的电解槽或电堆定位工装的专利,通常适用于小型电解槽,并且在电解槽(尤其是大型电解槽)组装过程中,无法解决电解槽内板件(例如:双极板)的变形和压装过程中部件的偏移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定位工装及电解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定位工装无法解决电解槽内板件的变形和压装过程中部件偏移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工装用于对电解槽进行限位,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31)内具有导向腔,所述导向腔的延伸方向沿竖直方向;所述伸缩结构(32)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导向腔内,且所述伸缩结构(32)的外壁与所述导向腔的内壁限位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单元(30)还包括导向杆(33)和弹性件(34),所述导向杆(33)固定设置在所述导向腔内,且所述导向杆(33)的轴向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弹性件(34)套设在所述导向杆(33)上,所述弹性件(34)位于所述导向腔的底部;所述伸缩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工装用于对电解槽进行限位,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31)内具有导向腔,所述导向腔的延伸方向沿竖直方向;所述伸缩结构(32)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导向腔内,且所述伸缩结构(32)的外壁与所述导向腔的内壁限位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单元(30)还包括导向杆(33)和弹性件(34),所述导向杆(33)固定设置在所述导向腔内,且所述导向杆(33)的轴向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弹性件(34)套设在所述导向杆(33)上,所述弹性件(34)位于所述导向腔的底部;所述伸缩结构(32)内部具有配合腔,所述导向杆(33)插入所述配合腔,与所述配合腔的内壁滑动限位配合;其中,所述伸缩结构(32)通过所述弹性件(34)弹性设置在所述基座(3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结构(32)为伸缩管,所述伸缩管的上端与所述电解槽的一部分的下方抵接;所述伸缩管、所述导向杆(33)和所述弹性件(34)均为多个,多个所述导向杆(33)间隔设置在所述导向腔内;其中,多个所述伸缩管、多个所述导向杆(33)和多个所述弹性件(34)一一对应设置;或者,一个所述伸缩管分别与多个所述导向杆(33)和多个所述弹性件(34)对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31)为梯台结构,所述梯台结构的上方具有第一面(311),所述梯台结构的下方具有与所述第一面(311)相对应的第二面(312),所述第一面(311)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面(312)的尺寸,以使所述梯台结构的重心位于所述梯台结构的中部或下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工装还包括固定座组件(40),所述固定座组件(40)在所述电解槽的周向包围在所述电解槽设置,且所述固定座组件(40)相对于所述电解槽固定设置;其中,所述限位单元(30)与所述电解槽外壁的抵接端凸出所述固定座组件(40)设置;多个所述限位单元(30)在所述固定座组件(40)上间隔固定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组件(40)包括第一底座(41)、第二底座(42)、第三底座(43)和第四底座(44),所述第一底座(41)和所述第三底座(43)对应设置,且分别与所述电解槽下方一部分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底座(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雷魏广科项志伟樊帆庞森
申请(专利权)人:阳光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