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人铣削复合支撑结构及其支撑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71562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器人铣削复合支撑结构及其支撑方法。机器人铣削复合支撑结构包括两个支撑头、连接两个支撑头的连接结构和机器人。两个所述支撑头对称设置在所述连接结构的两端,且所述支撑头的底端与连接结构转动连接。所述支撑头包括外罩壳、多个支撑杆和超声波换能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超声波换能器和负压吸附装置可以通过控制系统自动调整,减少了人工干预,提高了自动化水平,降低了操作复杂性。由于能够调整吸附力和超声波频率,从而可以适用于各种材料和不同形状的工件,具备更广泛的适应性。并且通过优化铣削过程,减少由于振动、工件移位或其他加工不稳定因素导致的加工缺陷,从而显著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废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铣削加工,特别是涉及一种机器人铣削复合支撑结构及其支撑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国内在多点离散柔性支撑技术中也在进行研究和发展。现有多点离散柔性支撑技术中,由于支撑点是固定且分布有限的,所以当载荷集中在特定区域时,可能导致局部过载。而一旦安装,调整支撑点位置和力度较为困难,不适合需要频繁调整支撑配置的场合。因此要确保各支撑点均匀分担载荷,设计和制造过程需要精确计算和高精度制造,难度比较高。同时现有的支撑技术也只是在铣削加工中提供一个反向力,不能有效减少振动,并且在加工时可能会在工件表面产生划伤。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离散柔性支撑技术不适合需要频繁调整支撑配置的场合,且不能有效减少振动的问题,提供一种机器人铣削复合支撑结构及其支撑方法。

2、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机器人铣削复合支撑结构,包括两个支撑头和一个连接结构;两个所述支撑头对称设置在所述连接结构的两端,且所述支撑头的底端与连接结构转动连接,且所述连接结构用于带动两个支撑头互相公转;其中,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器人铣削复合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支撑头和一个连接结构;两个所述支撑头对称设置在所述连接结构的两端,且所述支撑头的底端与连接结构转动连接,且所述连接结构用于带动两个支撑头互相公转;其中,所述支撑头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铣削复合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至少为三个,且围绕所述超声波换能器(3)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铣削复合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支撑杆(2)的顶部均设置有万向滚珠(4),且多个所述万向滚珠(4)的顶部齐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铣削复合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铣削复合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支撑头和一个连接结构;两个所述支撑头对称设置在所述连接结构的两端,且所述支撑头的底端与连接结构转动连接,且所述连接结构用于带动两个支撑头互相公转;其中,所述支撑头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铣削复合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至少为三个,且围绕所述超声波换能器(3)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铣削复合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支撑杆(2)的顶部均设置有万向滚珠(4),且多个所述万向滚珠(4)的顶部齐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铣削复合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壳(1)的内底部设置有气缸(5),所述支撑杆(2)和/或超声波换能器(3)的底部与所述气缸(5)的活塞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铣削复合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器人铣削复合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支撑结构还包括机器人,所述机器人的末端可旋转设置,且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方方方龙刘钊赵晓敏韩江黄晓勇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