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盾构穿越人工湖湖底沉降监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71480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盾构穿越人工湖湖底沉降监测方法,通过在湖底范围沿隧道正线上方布置监测点,设置高程基准点、工作基点,分别测出高程基准点到徕卡TCRP1201+全站仪的高差和监测点到徕卡TCRP1201+全站仪的高差,从而得到监测点的高程,按设置的监测频率自动传输到数据库管理系统,提升了监测的便利性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性,其中,监测频率并由盾构机到达人工湖前后的距离、监测数据值调节,其中,工作基点位置布设每500m不少于3个工作基点,并不定期对工作基点进行复测,保证监测数据的精度,同时在数据库管理系统获取盾构机穿越人工湖期间自动化监测点位的湖底沉降数据,用于生成报告、预警,并用于指导盾构机参数调整,能防止人工湖及路面出现沉降过大或坍塌等险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盾构法隧道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盾构穿越人工湖湖底沉降监测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城市地铁的深入发展,盾构法因其快速、安全、不影响地面交通与设施等优点成为如今地铁隧道施工的主要工法,在盾构法隧道施工中,常常遇到各种复杂的地表情况,如穿越湖泊、河流等特殊地段,而盾构穿越人工湖湖底必然涉及到湖内监测布点以及如何确保湖底沉降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这直接影响盾构穿越人工湖的成败,作为穿越人工湖的重要环节,其施工监测方法成为盾构穿越高速公路的关键。

2、传统盾构穿越人工湖,通常采用在人工湖湖底钻孔埋点、人工监测的方式,该方法需要在水下钻孔,不仅破坏湖底,且不能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及实时自动传输,从而不能快速反馈于盾构掘进参数的调整,如果不能及时发现湖底沉降数据超过预警值,就会造成湖底坍塌、湖水渗入隧道等危险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盾构穿越人工湖湖底沉降监测方法,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不能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及实时自动传输,进而不能快速反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盾构穿越人工湖湖底沉降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盾构穿越人工湖湖底沉降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中,监测点高程计算,具体为:将按监测频率测出的高程基准点到徕卡TCRP1201+全站仪的高差和监测点到徕卡TCRP1201+全站仪的高差,计算差值得出沉降监测点的高程,由各个监测周期的高程值比较,得出沉降监测点每一监测周期的沉降变化量及累计变化量,周期变化量△Hi=Hi-Hi-1,累计变化量Σ△Hi=Hi-H0,正值表示隆起,负值表示沉降,其中,△Hi表示一个监测周期内监测点的沉降变化量,Hi表示当次的监测值,Hi-1表示上次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盾构穿越人工湖湖底沉降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盾构穿越人工湖湖底沉降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中,监测点高程计算,具体为:将按监测频率测出的高程基准点到徕卡tcrp1201+全站仪的高差和监测点到徕卡tcrp1201+全站仪的高差,计算差值得出沉降监测点的高程,由各个监测周期的高程值比较,得出沉降监测点每一监测周期的沉降变化量及累计变化量,周期变化量△hi=hi-hi-1,累计变化量σ△hi=hi-h0,正值表示隆起,负值表示沉降,其中,△hi表示一个监测周期内监测点的沉降变化量,hi表示当次的监测值,hi-1表示上次的监测值,σ△hi表示从首次监测到当次监测的累计变化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盾构穿越人工湖湖底沉降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g:建立三级预警机制:隆起和沉降绝对值控制值分别为10mm、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萃王晓倩付燎原杨启业李诗淇陈文杰胡柏涵刘丽娜付高原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