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白细胞分类检测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71451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白细胞分类检测系统及方法,微流控芯片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使用方法简便,无需过多试剂。根据白细胞的大小和可变形度设计了合适的微通道和检测结构区的高度范围,设计了合适尺寸范围的前段微柱缝隙和末段微柱缝隙,前段微柱阵列和末段微柱阵列及它们之间的区域形成了前段分类计数区、中段分类计数区和末段分类计数区,有效实现了淋巴细胞、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检测区分;通过白细胞分类计数平台中的目标检测模型实现了淋巴细胞、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检测分类,进而通过计数功能模块实现了在前段分类计数区对粒细胞计数,在中段分类计数区对淋巴细胞计数,在末段分类计数区对单核细胞计数,最终实现对白细胞进行三分类计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细胞检测分类,具体涉及一种白细胞分类检测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1、白细胞在人体的免疫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主要负责防止生物体受感染和入侵。白细胞的分类计数常用于检测生命体内的白细胞浓度是否有异常,便于进一步辅助判断疾病的存在及程度。目前对白细胞进行分类计数通常采用人工镜检、流式细胞仪和血细胞分析仪等。人工镜检需要专业人员通过制作血涂片的方式进行观察分类计数,由于属于劳动密集型,因此常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流式细胞仪也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操作,需要操作的步骤多且较复杂,设备昂贵,需要的试剂耗材多且需要特定的保存环境;血细胞分析仪虽然价格没有流式细胞仪贵,但所需配套试剂方面和流式细胞仪差不多。

2、近年来,众多学者提出了白细胞分类计数的新方法,以弥补目前分类计数手段的不足,提高白细胞检测水平。有的学者为了降低检测仪器的成本,在现有流式细胞仪的光学结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简化,或自制光路结构,构建了基于微流控和多种成像方式的白细胞分类检测系统,但仍需要多种抗体、磁颗粒、荧光染料等试剂耗材配合使用;有的学者利用数字全息显微镜,并在微流控芯片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白细胞分类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白细胞分类微流控芯片(1)、显微镜(2)、装载于显微镜(2)上的高速相机(3)以及白细胞分类计数平台(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白细胞分类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样口(13)和出样口(14)的孔半径为400μm-60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白细胞分类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微通道(15)的宽度为20μm-25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白细胞分类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通道(15)和检测结构区(16)的高度均为10μm-30μm;所述前段微柱阵列(1611)和末段微柱阵列(1631)的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白细胞分类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白细胞分类微流控芯片(1)、显微镜(2)、装载于显微镜(2)上的高速相机(3)以及白细胞分类计数平台(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白细胞分类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样口(13)和出样口(14)的孔半径为400μm-60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白细胞分类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微通道(15)的宽度为20μm-25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白细胞分类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通道(15)和检测结构区(16)的高度均为10μm-30μm;所述前段微柱阵列(1611)和末段微柱阵列(1631)的高度均为10μm-30μm;所述前段微柱阵列(1611)中各微柱间形成的前段微柱缝隙(1612)为9μm-12μm;所述末段微柱阵列(1631)中各微柱间形成的末段微柱缝隙(1632)为6μm-9μm;所述前段微柱阵列(1611)和末段微柱阵列(1631)均垂直于基底(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白细胞分类检测系统,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玉平李顺波葛闯王力蒋卓雅徐溢陈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