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施工,特别地,涉及钢筋笼下放及混凝土灌注施工装置。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采用上述钢筋笼下放及混凝土灌注施工装置的钢筋笼下放及混凝土灌注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公路、铁路正朝着高速、重载的方向发展,这就导致了地基承载力的不断增加。因此,软土地区桥梁工程中大量使用大型群桩基础,而超长、大直径群桩是最普遍的一种。但在实际工程中,桩基的间距受限于结构形式,导致施工作业面狭窄,场地需要摆放旋挖钻机、回旋钻机、汽车吊、履带吊、泥浆过滤箱、挖掘机等机械设备施工,使得桩基的施工作业面问题更为突出。
2、在桥梁建筑施工领域,钻孔灌注桩施工工序主要包括埋设护筒、钻孔、清孔、吊装钢筋笼、灌注混凝土等。如我国某特大桥直径2.2m深130m的桩基,吊装钢筋笼至混凝土灌注完毕约需40小时。其中,钢筋笼通过套筒进行逐节对接,约20小时,下放导管进行二次清孔,约7小时,灌注混凝土约13小时。
3、在现有的施工方案中,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施工过程涉及到的机械设备如随车吊、履带吊等会长时间被占用,难以用于其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筋笼下放及混凝土灌注施工装置,用于将钢筋笼(7)下放至钢护筒(8)内并向钢护筒(8)内灌注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笼下放及混凝土灌注施工装置包括施工平台装置(1)、钢筋笼固定装置(2)、孔口防护装置(3)、悬臂吊(4)、龙门架(5)和混凝土灌注装置(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笼下放及混凝土灌注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平台装置(1)包括平板组件和将平板组件支撑于施工平面(9)上的千斤顶组件,所述平板组件包括上板件(1003)、下板件(1001)和连接件(1002),所述上板件(1003)和下板件(1001)上下平行设置,且上板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笼下放及混凝土灌注施工装置,用于将钢筋笼(7)下放至钢护筒(8)内并向钢护筒(8)内灌注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笼下放及混凝土灌注施工装置包括施工平台装置(1)、钢筋笼固定装置(2)、孔口防护装置(3)、悬臂吊(4)、龙门架(5)和混凝土灌注装置(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笼下放及混凝土灌注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平台装置(1)包括平板组件和将平板组件支撑于施工平面(9)上的千斤顶组件,所述平板组件包括上板件(1003)、下板件(1001)和连接件(1002),所述上板件(1003)和下板件(1001)上下平行设置,且上板件(1003)和下板件(1001)的中心均开设有所述避让孔,所述连接件(1002)设于所述上板件(1003)和下板件(1001)之间并将所述上板件(1003)和下板件(1001)连接成整体,所述钢筋笼固定装置(2)连接在上板件(1003)和下板件(100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筋笼下放及混凝土灌注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顶组件包括千斤顶(1010)、活动球头(1011)和垫块(1012),所述千斤顶(1010)设于所述下板件(1001)的底面并环绕所述避让孔设有多个,所述活动球头(1011)与所述千斤顶(1010)连接,所述垫块(1012)用于垫设在所述施工平面(9)上,所述垫块(1012)开设有弧形限位槽,所述活动球头(1011)嵌设于所述弧形限位槽内并用于相对所述弧形限位槽自适应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筋笼下放及混凝土灌注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笼固定装置(2)环绕所述避让孔环形阵列有多个,所述钢筋笼固定装置(2)包括固定板(21)、活动板(22)、滑轮组(26)和锁止件,所述固定板(21)固定连接在所述上板件(1003)和下板件(1001)之间,所述滑轮组(26)装设于所述活动板(22)的底面,所述活动板(22)通过所述滑轮组(26)活动安装于所述下板件(1001)上,所述活动板(22)用于朝靠近所述避让孔的方向移动至支承所述钢筋笼(7)或者朝远离所述避让孔的方向移动至脱离所述钢筋笼(7),所述锁止件用于连接紧固固定板(21)和活动板(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笼下放及混凝土灌注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灌注装置(6)还包括海绵体(68),所述海绵体(68)置于第一料斗(63)底部的出料口内并用于防止第一料斗(63)内的混凝土发生离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楷文,韦善函,雷凯,张胥,叶磊,刘文胜,何威特,罗桂军,邓家荣,王亮,杨赢,周帅,颜彩,朱立,周明瑞,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