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的,具体为一种带负荷检测及控制的小功率直流轮充电系统。
技术介绍
1、现如今新能源汽车成为了汽车行业的主流,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新能源汽车充电点也在日益普及,新能源汽车充电点供电负载的合理化、汽车充电顺序调配的合理化将有助于汽车充电点的高效运作,同时能够避免对充电点周围居民的用电产生影响。
2、根据申请号为cn202310596939.8的专利文件所提供的一种具有充满自切换式高速充电桩可知,该产品包括充电桩本体,充电桩本体悬挂设置,充电桩本体的下方设置有环状支撑板,环状支撑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拱形撑杆,拱形撑杆的中心处开设有圆形口,拱形撑杆的顶端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转接盒,转接盒的侧壁设置有若干呈圆形分布的接电块,转接盒的底端中心处转动连接有转换接头,转换接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导电指针,导电指针与接电块电接触。该产品通过设置有转接盒、转换接头、导电指针、旋转座、弧形导向板和顶升轴,按照顺序依次实现多部汽车的充电功能,无需驾驶员等待操作充电过程,解放驾驶员的时间,同时能够约束驾驶员自动排队,为充电桩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负荷检测及控制的小功率直流轮充电系统,包括控制中心(10),通过网络连接所述控制中心(10)的云端(20)以及用户端(30),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中心(10)电信连接充电轮冲主机(40),所述充电轮冲主机(40)电信连接充电终端(50),多个所述充电终端(50)通过充电供应调节装置(60)与多个设置在停车位处的供应端(70)相连接,停车位地下埋设有电信连接控制中心(10)的温度调控装置(80),所述供应端(70)以及充电供应调节装置(60)均与控制中心(10)电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负荷检测及控制的小功率直流轮充电系统,其特征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负荷检测及控制的小功率直流轮充电系统,包括控制中心(10),通过网络连接所述控制中心(10)的云端(20)以及用户端(30),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中心(10)电信连接充电轮冲主机(40),所述充电轮冲主机(40)电信连接充电终端(50),多个所述充电终端(50)通过充电供应调节装置(60)与多个设置在停车位处的供应端(70)相连接,停车位地下埋设有电信连接控制中心(10)的温度调控装置(80),所述供应端(70)以及充电供应调节装置(60)均与控制中心(10)电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负荷检测及控制的小功率直流轮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设置模块(73)包括理想充电时间单元(731)、理想充电电量单元(732)、预计充电时长单元(733)以及充电缴费单元(734),所述预计充电时长单元(733)用于显示预计充电结束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负荷检测及控制的小功率直流轮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调度模块(14)包括充电计算单元(141)以及充电排序单元(142),所述充电计算单元(141)用于根据用户理想充电电量以及待充电汽车停车位供应端(70)对应充电终端(50)单位时间内的平均负载计算实际充电时间,所述充电排序单元(142)用于根据实际充电时间以及用户理想充电时间对当前充电供应端(70)以及次位充电供应端(70)的充电顺序进行调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负荷检测及控制的小功率直流轮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端(30)包括充电信息模块(31)以及充电完成提示模块(32),所述充电信息模块(31)用于实时显示用户车辆电量信息以及充电完成预计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负荷检测及控制的小功率直流轮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供应调节装置(60)包括设于地面上且位于多个所述充电终端(50)一侧的安装盒(61),线性阵列设于所述安装盒(61)内的多个分流器(62),嵌设于所述分流器(62)顶部的多个插接口(621),设于所述分流器(62)侧壁且一端延伸至相邻分流器(62)侧壁的移动部件(63),设于所述移动部件(63)执行端且横跨所述分流器(62)的升降部件(64),以及设于所述升降部件(64)执行端的插头(65),所述插头(65)与导线(66)一端相连接,所述导线(66)另一端贯穿所述安装盒(61)与充电终端(50)输出端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负荷检测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宝龙,齐云山,邱志浩,吴金浩,汤思,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卡泰驰智慧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