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井水平井联合体积压裂改造缝控储量最大化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71222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直井水平井联合体积压裂改造缝控储量最大化设计方法,涉及油藏工程水平井压裂设计技术领域。该直井水平井联合体积压裂改造缝控储量最大化设计方法,包括直井与水平井储层分类、建立改造模式和压裂规模的优化:所述直井与水平井储层分类:根据钻后精细地质认识结合岩心描述成果,设立主力层,应用水平井测井、核磁岩石物性分析资料和模型,对直井与水平井储层进行精细分类;所述建立改造模式:以水平井改造为主,采取井型直平联合、储层平纵结合的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综合考虑直井与水平井的储层发育特征,结合位置关系,合理选择改造方式,极大程度减少了因部分储层无法有效改造导致的储量损失,使缝控储量实现最大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藏工程水平井压裂设计,具体为直井水平井联合体积压裂改造缝控储量最大化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1、低-特低渗透及致密油储量主要采用水平井体积压裂方式开发。在同一井区内同时存在新部署水平井及已有待用直井时,以水平井体积压裂改造为主,已有待用直井整体不压裂改造或水平井目的层不进行改造。水平段内井控储量全部动用,但直井控制储量未得到全部动用,有较大损失,井区内储量动用率相对较低。

2、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114357766a公布的一种长直井段井网整体体积压裂优化设计方法,其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我国老井区块大多为多层系储层,采用直井将各层连通开采,其采收率较低,动用面积有限。当老井开发效果不佳,新井需要进行体积压裂时,如何使老直井区在现有井网条件下实现最大产能,如何将目前先进的水平井整体压裂技术应用于老旧直井区的改造,已经成为老旧井区增产改造的又一研究方向,但是常规直井、水平井联合压裂改造设计中,舍弃直井部分储层或水平井部分水平段而导致的储量动用不充分,缝控储量低的问题,对此而提出直井水平井联合体积压裂改造缝控储量最大化设计方法。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直井水平井联合体积压裂改造缝控储量最大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直井与水平井储层分类、建立改造模式和压裂规模的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井水平井联合体积压裂改造缝控储量最大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直井与水平井储层进行精细分类中的主力层至少为两套,由西南向东北厚度逐渐变薄,水平井储层由根端向趾端发育逐渐变差,所述对直井与水平井储层进行精细分类至少为两类,其中两类分别为:直井主应力方向水平段为一类储层、水平井为二类及以下储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井水平井联合体积压裂改造缝控储量最大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裂规模的优化中水平井采用连续油...

【技术特征摘要】

1.直井水平井联合体积压裂改造缝控储量最大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直井与水平井储层分类、建立改造模式和压裂规模的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井水平井联合体积压裂改造缝控储量最大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直井与水平井储层进行精细分类中的主力层至少为两套,由西南向东北厚度逐渐变薄,水平井储层由根端向趾端发育逐渐变差,所述对直井与水平井储层进行精细分类至少为两类,其中两类分别为:直井主应力方向水平段为一类储层、水平井为二类及以下储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井水平井联合体积压裂改造缝控储量最大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裂规模的优化中水平井采用连续油管压裂,单井平均设计至少为六十七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井水平井联合体积压裂改造缝控储量最大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改造模式中根据直井与水平井的位置关系,直井在该方向上与水平井的距离至少为150m,直井主力层半缝长至少为120m,所述建立改造模式至少为三种,其中三种改造模式分别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启郭永贵马继升赵明轩杨裕庆单广昊薛东安蔺如山杨威张洪谋李红军
申请(专利权)人: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