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合一翼尖航行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71211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三合一翼尖航行灯装置,由左机翼单件航行灯和右机翼单件航行灯组成,所述左机翼单件航行灯、右机翼单件航行灯分别安装于无人机的左、右机翼翼尖,除航行灯发光颜色不同外,其余组成结构一致,包括发光组件(2),所述发光组件(2)包括氙气灯组(14)、频闪驱动板(15)、后航灯板(16)、前航灯板(17)及恒流驱动板(19),所述前航灯板(17)实现左或右航行灯发光功能,所述后航灯板(16)实现尾翼航行灯发光功能,所述恒流驱动板(19)向所述前航灯板(17)、后航灯板(16)提供恒定驱动电流;所述氙气灯组(14)和频闪驱动板(15)实现频闪的启停、频闪周期调节功能。本发明专利技术使通常需4个航行灯单件的配置减少为两个航行灯单件实现,减少了接口,降低成本,结构简单紧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飞行器航行灯领域,尤其是小型固定翼无人机航行灯。


技术介绍

1、根据航空标准要求,固定翼飞行器需具备左翼航行灯(红色)、右翼航行灯(绿色)及尾翼航行灯(白色),有条件时应具备频闪航行灯,用于无人机飞行时的安全指示。目前国内无人机航行灯装置通常采用左、右两个航灯在翼尖,1个后航灯安装在尾翼,同时配备1个机身频闪防撞灯的方式实现上述功能,同时发光器件多采用卤素灯泡,对于小型无人机而言,灯具数量偏多,成本较高,能耗较大,灯泡寿命低,安装连线及控制的要求较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能耗小、结构紧凑,将无人机左右翼航行灯、尾翼航行灯及频闪防撞灯功能三合一的翼尖航行灯装置。

2、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三合一翼尖航行灯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由左机翼单件航行灯和右机翼单件航行灯组成,所述左机翼单件航行灯、右机翼单件航行灯分别安装于无人机的左、右机翼翼尖,除航行灯发光颜色不同外,其余组成结构一致,包括发光组件,所述发光组件包括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合一翼尖航行灯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左机翼单件航行灯和右机翼单件航行灯组成,所述左机翼单件航行灯、右机翼单件航行灯分别安装于无人机的左、右机翼翼尖,除航行灯发光颜色不同外,其余组成结构相同,包括发光组件(2),所述发光组件(2)包括氙气灯组(14)、频闪驱动板(15)、后航灯板(16)、前航灯板(17)及恒流驱动板(19),所述前航灯板(17)实现左或右航行灯发光功能,所述后航灯板(16)实现尾翼航行灯发光功能,所述恒流驱动板(19)向所述前航灯板(17)、后航灯板(16)提供恒定驱动电流;所述氙气灯组(14)和频闪驱动板(15)实现频闪的启停、频闪周期的调节功能。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合一翼尖航行灯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左机翼单件航行灯和右机翼单件航行灯组成,所述左机翼单件航行灯、右机翼单件航行灯分别安装于无人机的左、右机翼翼尖,除航行灯发光颜色不同外,其余组成结构相同,包括发光组件(2),所述发光组件(2)包括氙气灯组(14)、频闪驱动板(15)、后航灯板(16)、前航灯板(17)及恒流驱动板(19),所述前航灯板(17)实现左或右航行灯发光功能,所述后航灯板(16)实现尾翼航行灯发光功能,所述恒流驱动板(19)向所述前航灯板(17)、后航灯板(16)提供恒定驱动电流;所述氙气灯组(14)和频闪驱动板(15)实现频闪的启停、频闪周期的调节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合一翼尖航行灯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机翼单件航行灯还包括透明灯罩(1)、金属压块(3)和金属底座(4),所述透明灯罩(1)下边缘具有安装法兰(5)结构,所述金属压块(3)的外形呈阶梯结构,与安装法兰(5)紧密契合,通过螺钉将所述金属压块(3)与所述金属底座(4)固连,利用压紧力将所述透明灯罩(1)在所述金属底座(4)上进行固定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合一翼尖航行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灯罩(1)的外形为半个水滴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三合一翼尖航行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海林段帅臣瞿艳华陈洲蛟林芳振
申请(专利权)人:海鹰航空通用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