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设备及光伏、风力发电储能,具体涉及一种采用有机工质循环间接冷却的充电、储能系统。
技术介绍
1、近年来国内光伏、风力发电也在飞速发展,但是目前充电堆、光伏/风电的储能系统多采用风冷,冷却效果不理想。另外,开放式的风冷受环境灰尘、沙尘暴等影响大,很多充电堆、光伏/风电的储能系统由于积尘严重而降低冷却效果,影响使用甚至发生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有机工质循环间接冷却的充电、储能系统,解决现有充电堆开放式的冷却系统长期使用导致冷却效果下降,影响装置使用的问题。
2、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采用有机工质循环间接冷却的充电、储能系统,包括电池组,电池组的输出端连接循环风道系统的输入端,循环风道系统的输出端与丙酮气化器的输入端连接,丙酮气化器的输出端冷却气循环风机的输入端,冷却气循环风机的输出端与电池组的输入端连接形成回路,丙酮气化器上连接丙酮循环系统。
4、本装置的工作原理是:使用循环风冷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用有机工质循环间接冷却的充电、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组(1),所述电池组(1)的输出端连接循环风道系统(2)的输入端,循环风道系统(2)的输出端与丙酮气化器(3)的输入端连接,丙酮气化器(3)的输出端冷却气循环风机(4)的输入端,冷却气循环风机(4)的输出端与电池组的输入端连接形成回路,所述丙酮气化器(3)上连接丙酮循环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有机工质循环间接冷却的充电、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丙酮循环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丙酮循环管路(5)与丙酮冷却器(6),所述丙酮循环管路(5)的输入端连接丙酮气化器(3)的输入端,输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有机工质循环间接冷却的充电、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组(1),所述电池组(1)的输出端连接循环风道系统(2)的输入端,循环风道系统(2)的输出端与丙酮气化器(3)的输入端连接,丙酮气化器(3)的输出端冷却气循环风机(4)的输入端,冷却气循环风机(4)的输出端与电池组的输入端连接形成回路,所述丙酮气化器(3)上连接丙酮循环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有机工质循环间接冷却的充电、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丙酮循环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丙酮循环管路(5)与丙酮冷却器(6),所述丙酮循环管路(5)的输入端连接丙酮气化器(3)的输入端,输出端连接丙酮冷却器(6),所述丙酮冷却器(6)的输出端连接丙酮气化器(3)的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有机工质循环间接冷却的充电、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丙酮循环系统还包括与丙酮冷却器(6)输出端连接的丙酮液位测量装置(7),丙酮液位测量装置(7)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丙酮气化器(3)的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采用有机工质循环间接冷却的充电、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兴才,黄波,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深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