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洞梁的补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11195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4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开洞梁的补强结构,包括钢筋,其设置在所述开洞梁主体的内部,四个所述钢筋的外部设置有钢筋箍,所述钢筋和钢筋箍与开洞梁主体均浇筑为一体;腹板,其设置在四个所述钢筋的内侧,所述腹板上设置有孔洞,所述腹板的两侧均设置有套管,套管设置有两个,所述套管与腹板固定连接;翼板框,其设置在所述腹板的外部,且翼板框与腹板设置为一体,所述翼板框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设置有至少四个,且连接板与钢筋箍和翼板框均固定连接,该开洞梁的孔洞结构通过增加支撑件来扩大受力面积,使得洞口周边的应力集中现象减弱,提高了开洞梁的刚度和承载力,使得开洞梁的抗弯曲能力增强,提高开洞梁使用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开洞梁,具体为一种开洞梁的补强结构


技术介绍

1、随着建筑要求的不断提高,建筑在满足结构安全的前提下,追求更大的结构空间使用面积,设计人员通常选择在型钢混凝土梁中开设通孔,减少管道设备对建筑空间的占用,大大降低建筑结构的层高,设备管线从梁中的孔洞穿过,可使结构高度和管道高度合二为一,不仅增大使用空间,而且减轻结构自重及工程造价,能够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2、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13719031b,授权公告日为2022年11月25日,一种开洞梁的补强结构,该开洞梁的内部埋设有钢骨架且该开洞梁的侧部开设有通孔,该补强结构包括:穿设于该钢骨架内且与该钢骨架的长度相匹配的支撑件,该支撑件的侧部对应通孔形成有孔洞;以及固定连接于支撑件且位于孔洞的周围的补强件,浇筑混凝土形成开洞梁后,支撑件和补强件埋设于开洞梁内,以对通孔的位置进行补强。本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施工中直接于梁上开洞容易破坏梁的结构,降低梁的承载力的技术问题,通过一种具有孔洞的钢骨架,并与钢骨架的位置浇筑混凝土以形成具有通孔开洞梁的补强结构,由于该通孔和梁一体成型,从而提高了开洞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开洞梁的补强结构,包括开洞梁主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洞梁的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5)的外部设置有加强块(12),加强块(12)设置有至少六个,且加强块(12)在套管(5)的外部等距设置,所述加强块(12)与腹板(4)和套管(5)均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洞梁的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翼板框(7)的上方和下方均设置有第一斜拉筋(6),第一斜拉筋(6)设置有两个,且第一斜拉筋(6)设置在两个钢筋(2)之间,两个所述第一斜拉筋(6)交叉设置,且第一斜拉筋(6)的两端均与钢筋箍(3)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洞梁的补强结构,包括开洞梁主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洞梁的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5)的外部设置有加强块(12),加强块(12)设置有至少六个,且加强块(12)在套管(5)的外部等距设置,所述加强块(12)与腹板(4)和套管(5)均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洞梁的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翼板框(7)的上方和下方均设置有第一斜拉筋(6),第一斜拉筋(6)设置有两个,且第一斜拉筋(6)设置在两个钢筋(2)之间,两个所述第一斜拉筋(6)交叉设置,且第一斜拉筋(6)的两端均与钢筋箍(3)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洞梁的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翼板框(7)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斜拉筋(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立春吴超锋辛晓鹏薛浩元李彦漳王程浩李晓刚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