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冷降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70954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39
本技术提供一种水冷降温装置,涉及水冷降温技术领域,以解决目前的风冷降温多数都是利用单一的风扇结构对水流降温,降温的方式单一且水流在降温区域滞留的时间较短,导致水流的降温效果较差的问题,其包括冷却腔,所述的冷却腔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用于循环水流的水冷循环管;所述水冷循环管上安装有用于提供循环动力的水冷循环泵;所述冷却腔的上下两侧固定设置有用于提供气流的风冷气囊;所述风冷气囊上插装连接有连接管。本水冷降温装置内部的风扇降温和气囊降温之间具有较佳的联动性,装置能够在风扇结构运行时自动触发气囊结构,既提高了本水冷降温装置对水流风冷降温的效果,还不会导致装置的驱动组件布设量增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水冷降温,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水冷降温装置


技术介绍

1、煤矿井下智能化综采工作面使用的变频器在运行时,由于变频器内部的整流单元和逆变单元容易因长时间的运行出现高温情况,所以需要对整流单元和逆变单元冷却,因此就需要在变频器内部布设水冷降温装置对整流单元与逆变单元通水冷却。

2、现有的水冷降温装置在利用水循环对变频器内部单元冷却的时候,为了避免变频器内部单元的热量传递到水流中,导致水流升温蒸发,通常会用到风冷系统(风扇)对循环中的水流降温,但目前的风冷降温多数都是利用单一的风扇对水流降温,降温的方式单一且水流在降温区域滞留的时间较短,导致水流的降温效果较差,拉低水冷降温装置对于变频器的降温冷却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水冷降温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目前的风冷降温多数都是利用单一的风扇对水流降温,降温的方式单一且水流在降温区域滞留的时间较短,导致水流的降温效果较差,拉低水冷降温装置对于变频器的降温冷却效果的问题。

2、本实用一种水冷降温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3、一种水冷降温装置,包括冷却腔,所述冷却腔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用于循环水流的水冷循环管;所述水冷循环管局部呈现螺旋状;所述水冷循环管上安装有用于提供循环动力的水冷循环泵;所述冷却腔的上下两侧固定设置有用于提供气流的风冷气囊;所述风冷气囊上插装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尾端插装固定有风冷管;所述风冷管上等距离开设有多个风冷孔;所述冷却腔的前侧居中位置固定设置有提供动力的风冷电机;所述冷却腔的内部居中位置转动安装有风冷轴;所述风冷轴的前端与风冷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4、进一步的,所述风冷轴的前后两端固定设置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为不完全齿轮;所述风冷轴的圆周外壁上固定设置有用于产生气流的风冷扇;所述冷却腔的左右两侧滑动安装有随动齿条;两个所述随动齿条还呈前后交错状;所述随动齿条与传动齿轮间歇啮合。

5、进一步的,所述随动齿条的外侧固定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为l形结构;所述连接杆的内侧嵌入安装有复原弹簧的一端;所述复原弹簧的另一端嵌入安装于冷却腔的外侧壁上;所述连接杆的内端固定设置有用于挤压风冷气囊的挤压触发盘;所述挤压触发盘为圆盘形结构。

6、进一步的,所述挤压触发盘位于风冷气囊的外侧;所述风冷电机运行的时候,风冷电机会带动风冷轴和风冷扇旋转;所述风冷轴旋转的时候,传动齿轮会随之转动;所述传动齿轮旋转的时候,传动齿轮会在与传动齿轮间歇啮合的作用下带动挤压触发盘内移。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8、一、将水冷循环管与布设在变频器内部的水冷管连接,使水冷循环泵与水冷循环管配合能够使水冷管中的水流开始循环,从而通过水流的循环一定程度上带走变频器内部的热量,对变频器内部的单元进行降温保护,避免变频器内部因高温而出现损坏,提高变频器的耐用性。

9、二、在水流循环到水冷循环管的螺旋部位时,由于螺旋部位的流经路径较长,且水冷循环管的螺旋部位均处于风冷扇的吹风范围中,所以能够延长水流被风冷降温的时长,保证对于内部水流的降温效果,用于水冷降温的水流不会因吸收较多的热量而快速蒸发,给后续的正常使用工作带来不便。

10、三、在循环轴带动风冷扇对水流风扇降温的时候,循环轴还能够在传动齿轮和随动齿条以及复原弹簧的配合下带动挤压触发盘内外往复移动,从而利用挤压触发盘的内外往复移动实现对于风冷气囊的间歇挤压,使风冷气囊受挤压的影响产生气流并利用风冷管将气流布散到水冷循环管上,增加风冷降温方式,进而提高对于水流的降温效果。

11、四、本水冷降温装置内部的风扇降温和气囊降温之间具有较佳的联动性,装置能够在风扇结构运行时自动触发气囊结构,既提高了本水冷降温装置对水流风冷降温的效果,还不会导致装置的驱动组件布设量增加,不会增加水冷降温装置的生产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冷降温装置:水冷降温装置包括冷却腔(1),所述冷却腔(1)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局部呈现螺旋状的水冷循环管(2);所述水冷循环管(2)上安装有水冷循环泵(3);所述冷却腔(1)的上下两侧固定设置有的风冷气囊(4);所述风冷气囊(4)上插装连接有连接管(5);所述连接管(5)的尾端插装固定有风冷管(6);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管(6)上等距离开设有多个风冷孔;所述冷却腔(1)的前侧居中位置固定设置有风冷电机(7);所述冷却腔(1)的内部居中位置转动安装有风冷轴(8);所述风冷轴(8)的前端与风冷电机(7)的输出轴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冷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轴(8)的前后两端固定设置有传动齿轮(9);所述传动齿轮(9)为不完全齿轮;所述风冷轴(8)的圆周外壁上固定设置有风冷扇(1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水冷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腔(1)的左右两侧滑动安装有随动齿条(11);两个所述随动齿条(11)还呈前后交错状;所述随动齿条(11)与传动齿轮(9)间歇啮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水冷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随动齿条(11)的外侧固定设置有L形结构的连接杆(12);所述连接杆(12)的内侧嵌入安装有复原弹簧(13)的一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水冷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原弹簧(13)的另一端嵌入安装于冷却腔(1)的外侧壁上;所述连接杆(12)的内端固定设置有用圆盘形结构的挤压触发盘(14)。

6.如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水冷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触发盘(14)位于风冷气囊(4)的外侧;所述风冷电机(7)运行的时候,风冷电机(7)会带动风冷轴(8)和风冷扇(10)旋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水冷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轴(8)旋转的时候,传动齿轮(9)会随之转动;所述传动齿轮(9)旋转的时候,传动齿轮(9)会在与传动齿轮(9)间歇啮合的作用下带动挤压触发盘(14)内移。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冷降温装置:水冷降温装置包括冷却腔(1),所述冷却腔(1)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局部呈现螺旋状的水冷循环管(2);所述水冷循环管(2)上安装有水冷循环泵(3);所述冷却腔(1)的上下两侧固定设置有的风冷气囊(4);所述风冷气囊(4)上插装连接有连接管(5);所述连接管(5)的尾端插装固定有风冷管(6);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管(6)上等距离开设有多个风冷孔;所述冷却腔(1)的前侧居中位置固定设置有风冷电机(7);所述冷却腔(1)的内部居中位置转动安装有风冷轴(8);所述风冷轴(8)的前端与风冷电机(7)的输出轴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冷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轴(8)的前后两端固定设置有传动齿轮(9);所述传动齿轮(9)为不完全齿轮;所述风冷轴(8)的圆周外壁上固定设置有风冷扇(1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水冷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腔(1)的左右两侧滑动安装有随动齿条(11);两个所述随动齿条(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杰张朝川宋天赠李广史殿峰焉德斌崔亮亮张庆宇马中军宋振威孙红军孙璐薄奎伟
申请(专利权)人:铁法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兴煤矿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