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制冷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除湿系统、储能集装箱以及汽车充电桩。
技术介绍
1、现有的储能集装箱或汽车充电桩均具有电池舱,电池舱中通常包括电池或电池组等储能件。但是电池舱在充放电的过程中会产生热量,从而易导致电池舱内的储能件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易发生氧化等化学腐蚀,进而影响了电池舱内储能件的使用寿命。现有的加快电池舱内散热除湿的手段为在电池舱的壁上开设通风孔,但是这种的除湿效果差,不能有效减缓电池舱内发生的化学腐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湿系统,旨在延长电池舱内储能件的使用寿命。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除湿系统,用于电池舱内的除湿。所述除湿系统包括:制冷循环装置和湿度传感器;
3、所述制冷循环装置包括除湿盘管以及电磁阀,所述除湿盘管位于所述电池舱的内部空间,所述除湿盘管内用于通入冷媒,以使得所述电池舱内的水蒸汽在所述除湿盘管的外表面冷凝;所述电磁阀用于控制冷媒进入除湿盘管的管内,所述湿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电池舱的内部;所述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电池舱之内部空间的湿度,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湿度传感器信号连接。
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制冷循环装置还包括第一节流件,所述第一节流件的输出端与所述除湿盘管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第一节流件用于调节冷媒的流量,所述电磁阀位于所述第一节流件的输入端的一侧。
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节流件为毛细管。
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制冷循环装置还包括压缩机和冷凝器,所述
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制冷循环装置还包括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的输入端与所述除湿盘管的输出端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压缩机的输入端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用于过滤液态冷媒和\或冷媒中的杂质。
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制冷循环装置还包括第二节流件和蒸发器,所述第二节流件的输入端与所述冷凝器的输出端连通,所述第二节流件用于调节冷媒的流量和控制冷媒的流通,所述电磁阀位于所述第一节流件的输入端与第二节流件的输入端之间;所述蒸发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节流件的输出端连通,所述蒸发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压缩机的输入端连通,所述蒸发器用于使冷媒由液态转换为气态。
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节流件为膨胀阀。
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池舱设有与外界连通的通风孔,所述电池舱还设置有空气循环扇,所述空气循环扇用于加速除湿盘管上的冷凝水的蒸发和\或电池舱内湿气的扩散。
11、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储能集装箱,该储能集装箱包括电池舱和如上所述的除湿系统,该除湿系统包括制冷循环装置和湿度传感器;所述制冷循环装置包括除湿盘管以及电磁阀,所述除湿盘管位于所述电池舱的内部空间,所述除湿盘管内用于通入冷媒,并使冷媒由液态转化为气态,所述除湿盘管能够使所述电池舱内的水蒸汽在所述除湿盘管的外表面冷凝;所述电磁阀用于控制冷媒进入除湿盘管的管内,所述湿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电池舱的内部;所述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电池舱之内部空间的湿度,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湿度传感器信号连接。
12、本技术还提出一种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舱和如上所述的除湿系统,该除湿系统包括制冷循环装置和湿度传感器;所述制冷循环装置包括除湿盘管以及电磁阀,所述除湿盘管位于所述电池舱的内部空间,所述除湿盘管内用于通入冷媒,并使冷媒由液态转化为气态,所述除湿盘管能够使所述电池舱内的水蒸汽在所述除湿盘管的外表面冷凝;所述电磁阀用于控制冷媒进入除湿盘管的管内,所述湿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电池舱的内部;所述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电池舱之内部空间的湿度,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湿度传感器信号连接。
13、本技术通过将除湿盘管设置在电池舱内,在除湿盘管内通入低压的液态冷媒,冷媒流经除湿盘管在除湿盘管内转化为气态冷媒,冷媒由液态转化为气态吸收了大量的热,进而使除湿盘管的外表面温度降低。暴露在所述电池舱内的水蒸气遇冷则冷凝为水珠附着在除湿盘管的外表面。有效减少了所述电池舱内的水蒸气,减缓了各储能件在电池舱内发生的化学腐蚀,延长了电池舱内储能件的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除湿系统,用于电池舱内的除湿;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循环装置和湿度传感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循环装置还包括第一节流件,所述第一节流件的输出端与所述除湿盘管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第一节流件用于调节冷媒的流量,所述电磁阀位于所述第一节流件的输入端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流件为毛细管。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循环装置还包括冷凝器,所述压缩机的输入端与所述除湿盘管的输出端连通,所述压缩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冷凝器的输入端连通,所述冷凝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节流件的输入端连通,冷媒通过所述压缩机进入所述冷凝器,并从所述冷凝器流出,使气态冷媒转化为液态冷媒;所述电磁阀用于控制冷媒从所述冷凝器的输出端流通至所述第一节流件的输入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循环装置还包括第二节流件和蒸发器,所述第二节流件的输入端与所述冷凝器的输出端连通,所述第二节流件用于调节冷媒的流量和控制冷媒的流通,所述电磁阀位于所述第一节流件的输入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节流件为膨胀阀。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舱设有与外界连通的通风孔,所述电池舱还设置有空气循环扇,所述空气循环扇用于加速除湿盘管上的冷凝水的蒸发和\或电池舱内湿气的扩散。
8.一种储能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舱和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除湿系统。
9.一种汽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舱和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除湿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湿系统,用于电池舱内的除湿;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循环装置和湿度传感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循环装置还包括第一节流件,所述第一节流件的输出端与所述除湿盘管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第一节流件用于调节冷媒的流量,所述电磁阀位于所述第一节流件的输入端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流件为毛细管。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循环装置还包括冷凝器,所述压缩机的输入端与所述除湿盘管的输出端连通,所述压缩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冷凝器的输入端连通,所述冷凝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节流件的输入端连通,冷媒通过所述压缩机进入所述冷凝器,并从所述冷凝器流出,使气态冷媒转化为液态冷媒;所述电磁阀用于控制冷媒从所述冷凝器的输出端流通至所述第一节流件的输入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湿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正忠,陈会超,钟国权,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深蓝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