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管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70905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39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发光二极管及其制作方法,属于发光器件领域。该发光二极管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半导体层、有源层和第二半导体层;所述第一半导体层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子层、第二子层、第三子层、第四子层和第五子层,所述第一子层、所述第四子层和所述第五子层为掺杂Si的GaN层,所述第二子层为掺杂Mg的SiN层,所述第三子层为掺杂Si的MgN层,所述第一子层中的Si的掺杂浓度的取值范围为10<supgt;19</supgt;~10<supgt;21</supgt;cm<supgt;‑3</supgt;,所述第四子层和所述第五子层中的Si的掺杂浓度低于所述第一子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发光器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1、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可以发光的半导体器件,常用于照明、显示等领域。

2、相关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光二极管的结构,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半导体层、有源层和第二半导体层,其中,第一半导体层为n型gan层。

3、然而,相关技术中提供n型gan层中的si的掺杂浓度较低,不利于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二极管及其制作方法,可以提升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2、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包括:

3、依次层叠的第一半导体层、有源层和第二半导体层;

4、所述第一半导体层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子层、第二子层、第三子层、第四子层和第五子层,所述第一子层、所述第四子层和所述第五子层为掺杂si的gan层,所述第二子层为掺杂mg的sin层,所述第三子层为掺杂si的mgn层,所述第一子层中的si的掺杂浓度的取值范围为1019~1021cm-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层(11)中Si的掺杂浓度为1019~1020cm-3,所述第二子层(12)的Mg的掺杂浓度为1017~1018cm-3,所述第三子层(13)中Si的掺杂浓度为1017~1018cm-3,所述第四子层(14)中Si的掺杂浓度为1018~1019cm-3,所述第五子层(15)中Si的掺杂浓度为1017~1018cm-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子层(14)与所述第一子层(11)厚度之比为1/5~1,所述第五子层(15)与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层(11)中si的掺杂浓度为1019~1020cm-3,所述第二子层(12)的mg的掺杂浓度为1017~1018cm-3,所述第三子层(13)中si的掺杂浓度为1017~1018cm-3,所述第四子层(14)中si的掺杂浓度为1018~1019cm-3,所述第五子层(15)中si的掺杂浓度为1017~1018cm-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子层(14)与所述第一子层(11)厚度之比为1/5~1,所述第五子层(15)与所述第一子层(11)的厚度之比为1/10~1/5。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层(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婷洪威威陆香花梅劲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华灿光电浙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