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体的电解抛光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70845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阀体的电解抛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阀体安装于电解抛光设备上,然后使电解液从阀体的任一阀孔内流入,从其余的阀孔流出,其中,阀体的材料为316不锈钢,电解液的温度为55℃‑60℃,包括磷酸、硫酸、缓蚀剂、增稠剂以及增亮剂,硫酸与磷酸的体积比为3.1:1.9‑2.9:2.1,硫酸的质量分数为35%‑55%,缓蚀剂的质量分数≤15%,增稠剂的质量分数≤15%,增亮剂的质量分数≤20%;将阀体与正极相连,将阴极接头置于阀孔内与电解液相接触,采用稳压模式进行电解抛光,其中,电压为10伏‑12伏,电流为18安‑22安,电解总时长在80s以内。该电解抛光方法针对阀体的材质,提供了特定的电解液以及工艺,电解液只流经需电解抛光的部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表面处理,特别是涉及一种阀体的电解抛光方法


技术介绍

1、在阀体的制造过程中,降低阀体管道内表面粗糙度、提高耐腐蚀性至关重要,电解抛光作为金属表面的一种重要处理方法,具有平滑内表面和提高耐腐蚀的作用,极大程度上决定了阀体的使用寿命和洁净度。

2、在超高纯阀体中,内表面的洁净度和平滑度必须符合例如semi f19标准,而此标准中明确规定超高纯产品要电解抛光,电解抛光对于阀体的性能至关重要。然而,针对不同材料的阀体,电解液与其发生的微电化学反应也不同,为了使经电解抛光后的阀体表面具有一致性,需要对阀体设计特定配方的电解液以及电解工艺。另外,传统的电解抛光一般采用浸入式,即将阀体完全浸入到电解液中;然而,采用浸入式电解抛光时,阀体外表面会因被抛光而出现色差,进而导致外表面被更快的腐蚀,且阀体有孔道内的气泡难易排出,容易造成抛光过度。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阀体的电解抛光方法,该电解抛光方法针对阀体的材质,提供了特定的电解液以及电解工艺,同时,电解液只流经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阀体的电解抛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抛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蚀剂的质量分数为2%-8%,所述增稠剂的质量分数为2%-8%,所述增亮剂的质量分数为2%-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抛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液的溶液比重为1.60-1.71。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解抛光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阀体为三通T型阀体时,所述阴极接头的个数为三个,其中二个沿滑轨进入所述T型阀体的侧面阀孔,另一个固定于所述电解抛光设备上,且至少部分进入所述阀体的端面阀孔。

<p>5.根据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阀体的电解抛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抛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蚀剂的质量分数为2%-8%,所述增稠剂的质量分数为2%-8%,所述增亮剂的质量分数为2%-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抛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液的溶液比重为1.60-1.71。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解抛光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阀体为三通t型阀体时,所述阴极接头的个数为三个,其中二个沿滑轨进入所述t型阀体的侧面阀孔,另一个固定于所述电解抛光设备上,且至少部分进入所述阀体的端面阀孔。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解抛光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阀体为t型阀体时,进行电解抛光的步骤包括:进行电解抛光,经过第一预设时长后将所述阴极接头从所述t型阀体的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王巍叶海鹏徐叶蕾陈杭沈兴潮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普莱美特真空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