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抗菌材料,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膜乳化技术的抗菌微泡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近些年来,随着载药物、基因或其他治疗物质的微泡或其他多功能声学粒子的研制,超声微泡已经演变为药物或基因的定位运送工具,将生物活性不稳定的物质载入微泡,可保护药物不被分解,增加其体内稳定性,并可减少由于系统给药产生的毒副作用。微泡负载药物,联合超声靶向微泡破坏(ultrasound targeted microbubbledestruction,utmd)技术进行靶向治疗已经在大量研究中得到了验证。治疗性的物质可包封于微泡内,或整合于微泡外壳,也可以黏附在微泡表面,也可将微泡和药物混合后注射人体内,当微泡被接近其共振频率的超声辐照时,会发生振荡,随着超声能量的增加,振荡的幅度也随之增加,最终导致微泡破裂,实现药物靶向释放。因此,将药物载入微泡注射后,可通过超声破坏微泡的方式将药物递送到靶目标。超声微泡响应性技术已经被成功地应用于递送药物、蛋白质、基因治疗载体等到不同的器官和肿瘤。
2、同时超声具有生物学效应:微泡在超声波的作用下不断地压缩和膨胀,当声能达到一定强度时,微泡破裂,微泡内聚集的能量迅速释放,产生休克波或射流,对周围组织细胞产生会不同程度的生物学效应,如空化效应。微泡可降低超声的空化阈值,增强其空化效应。微泡通过在特定空间(靶区)和-定能量超声辐照而破裂,在局部高浓度释放出携带的药物。采用微泡运送细胞毒药物或治疗药物,通过超声破坏微泡,超声波的空化效应使局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隙增宽,膜通透性增大,细胞产生外溢孔,利
3、目前,常见的制备抗菌微泡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4、1.超声辅助法:通过在液体中引入气体并应用超声波,可以形成微小的气泡。这些气泡可以被抗菌物质所填充,形成抗菌微泡。超声辅助法是一种简单、快速的方法,可以实现大规模的微泡制备。超声辅助法需要专门的超声设备且超声波的产生和传输需要消耗大量能力,会导致制备成本增加。另外,超声辅助法制备的微泡尺寸通常较小且分布不均匀,难以控制微泡的大小和稳定,且微泡的寿命较短,容易破裂或聚集成较大的泡团,从而降低抗菌微泡的稳定性和效果。
5、2.聚合物分解法:利用聚合物材料的溶解度和分解性质,可以在液体中形成微小的气泡。随后,可以通过将抗菌物质溶解在聚合物中,使其渗入微泡中,并通过固化或凝胶化过程来固定抗菌物质,形成抗菌微泡。聚合物分解法需要选择适合的聚合物材料,受材料影响较大,且聚合物分解法制备的抗菌微泡中的抗菌物质通常通过聚合物的分解或溶解来释放,释放速率难以精准控制。同样,聚合物分解法制备的微泡尺寸分布通常不均匀,存在较大的尺寸差异,且制备过程通常涉及多个步骤,包括聚合物溶液制备、微泡形成、抗菌物质填充和固化等。这些步骤需要精确的操作和控制,使得制备过程相对复杂。
6、3.物理刺激法:通过物理刺激,如搅拌、振荡或喷雾等,可以在液体中形成气泡。抗菌物质可以通过混合、溶解或吸附的方式与气泡相结合,形成抗菌微泡。这种方法相对简单,适用于小规模的微泡制备。物理刺激法制备的微泡尺寸和分布通常不均匀,难以控制微泡的大小和均匀性。这可能导致一些微泡较大,而其他微泡较小或聚集在一起,从而影响。并且物理刺激法制备的微泡通常较不稳定,容易破裂或聚集成较大的泡团。这可能导致微泡的寿命较短,难以在应用中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抗菌效果。物理刺激法制备的微泡通常依赖于抗菌物质的混合、溶解或吸附,以将其与微泡相结合。然而,抗菌物质的释放速率和程度难以精确调控,可能导致抗菌效果的不一致性。
7、4.化学反应法:利用化学反应生成气体的原理,可以在液体中生成微小的气泡。然后,将抗菌物质添加到液体中,并通过化学反应使其与气泡发生反应,将抗菌物质固定在气泡表面,形成抗菌微泡。化学反应法涉及使用化学物质进行反应和固化,需要使用固化剂来固定抗菌物质在微泡中,固化剂的残留可能对微泡的稳定性和抗菌效果产生不良影响,同时还可能对人体或环境产生潜在的生物相容性问题。化学反应法制备的微泡尺寸和分布通常难以精确控制。
8、以上抗菌微泡的制备方法各有优缺点,但基本都存在的问题包括制备过程中微泡的大小难以控制,抗菌物质的释放速率难以精准调控。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膜乳化技术的抗菌微泡制备方法和应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微泡制备工艺的调整,制备得到的微泡大小可控,微泡内负载抗菌药物,保证了抗菌药物的生物活性和稳定性,通过超声可精准控制微泡内抗菌药物的释放。
2、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施:
3、本专利技术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基于膜乳化技术的抗菌微泡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将抗菌药物溶解于超纯水中,得到抗菌溶液;
5、s2.将plga溶解于三氯甲烷中,完全溶解后加入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
6、s3.将s1中抗菌溶液加入s2中混合液中,超声作用下,得到w/o初乳液;
7、s4.配制pva外水相;
8、s5.将步骤s3中w/o初乳液转入分散相储存器中,分散相储存器两侧设有超声装置,采用真空泵抽去分散相储存器中的空气后,通入c3f8气体,开启超声装置超声处理后,调节储存器中压力,使得w/o初乳液过spg膜分散到pva外水相中,待pva外水相中出现乳白色浑浊乳液速度变慢,再次开启超声装置超声处理,直至pva外水相中出现白色浑浊乳液不再加深,得到复乳液;
9、s6.向步骤s5中的复乳液加入异丙醇溶液,室温磁力搅拌,多次离心洗涤,收集下层的微泡,冷冻干燥即得抗菌微泡。
10、进一步地,步骤s1中抗菌药物为水溶性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的浓度为1-10mg/ml。
11、进一步地,步骤s2中plag的质量浓度为3-6%;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的加入量为plag重量的1-3%。
12、进一步地,步骤s3中抗菌溶液与混合液的体积比为1:(3-8)。
13、进一步地,步骤s4中pva外水相的质量浓度为3-6%。
14、进一步地,步骤s5中超声装置超声波功率为80w,超声时间为10s,超声5-15次;
15、调节储存器中压力至35-45kpa。
16、进一步地,步骤s5中spg膜的孔径为0.5-1.5μm。
17、进一步地,步骤s6中异丙醇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5%,异丙醇溶液与复乳液的体积比为(2-4):1。
18、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公开了上述基于膜乳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膜乳化技术的抗菌微泡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膜乳化技术的抗菌微泡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抗菌药物为水溶性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的浓度为1-10mg/m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膜乳化技术的抗菌微泡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PLAG的质量浓度为3-6%;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的加入量为PLAG重量的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膜乳化技术的抗菌微泡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抗菌溶液与混合液的体积比为1:(3-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膜乳化技术的抗菌微泡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PVA外水相的质量浓度为3-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膜乳化技术的抗菌微泡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超声装置超声波功率为80W,超声时间为10s,超声5-15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膜乳化技术的抗菌微泡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SPG膜的孔径为0.5-1.5μ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膜
9.一种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基于膜乳化技术的抗菌微泡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抗菌微泡,其特征在于,抗菌微泡的平均粒径为3-8μm。
10.一种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抗菌微泡在抗感染药物缓释治疗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膜乳化技术的抗菌微泡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膜乳化技术的抗菌微泡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抗菌药物为水溶性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的浓度为1-10mg/m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膜乳化技术的抗菌微泡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plag的质量浓度为3-6%;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的加入量为plag重量的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膜乳化技术的抗菌微泡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抗菌溶液与混合液的体积比为1:(3-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膜乳化技术的抗菌微泡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pva外水相的质量浓度为3-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