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光灯柱及设有其的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0693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3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光灯柱,包括内灯杆、至少一根发光灯板、导光管、外灯管和用于控制发光灯板出光的第一控制电路,所述内灯杆、导光管和外灯管均为空心柱状结构,且导光管和外灯管依次套在内灯杆的外部;所述发光灯板为长条状结构,且发光灯板沿所述内灯杆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发光灯板上设有呈阵列式排布的灯珠,所述灯珠由第一控制电路控制出光,且灯珠的出光面与导光管的内壁面相对设置。本技术的发光灯柱出光效率高,且出光更均匀。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设有上述发光灯柱的护眼灯具,该灯具具有用于照明的灯体,其中,灯体和发光灯柱可以同时发光,也可以独立发光,实现了一灯多用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灯具的,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发光灯柱及设有其的灯具


技术介绍

1、随着科技的发展,现有的灯具发光样式越来越多样化。但现有的灯具一般只在灯头位置出光,且一般只有一种功能,例如,现有的照明台灯,主要用于照明;当作为夜灯使用时,其亮度比较大,会影响人们的睡眠,因此不适合作为夜灯使用。当需要夜灯时,需要另外购买小夜灯,不仅增加了成本,而且使用不方便。

2、另外,现有灯具一般只在灯头出光,出光方式比较单一。虽然也有部分灯具的灯柱可以出光,但其灯珠一般设置于灯柱的底部,因此出光方向是由下往上出光,从而导致上下方向的灯光亮度不同,且灯光损失比较大。另外,现有的灯具亮度变化比较单一,虽然现有技术中也有照明台灯可以调节亮度,但由于是在同一灯珠上进行调节的,因此其亮度的调节范围有限。另一方面,目前的台灯不管是用作照明灯,还是用作夜灯,其发光体的发光颜色都是比较单一的,不符合用户的审美需求。当需要营造特别的灯光氛围时,只能通过另外购置彩色灯实现,不仅增加了购置成本,占据了空间,而且营造的灯光氛围有限,不符合用户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不足),提供一种发光灯柱,用于解决现有的灯柱出光不够均匀的问题。

2、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设有上述发光灯柱的灯具,该灯具兼具至少两种出光方式。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4、一种发光灯柱,包括内灯杆、至少一根发光灯板、导光管、外灯管和用于控制发光灯板出光的第一控制电路,所述内灯杆、导光管和外灯管均为空心柱状结构,且导光管和外灯管依次套在内灯杆的外部;所述发光灯板为长条状结构,且发光灯板沿所述内灯杆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发光灯板上设有呈阵列式排布的灯珠,所述灯珠由第一控制电路控制出光,且灯珠的出光面与导光管的内壁面相对设置。

5、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发光灯柱,所述灯珠至少包括两种不同的颜色,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内至少设置有颜色控制模块和时间控制模块,所述颜色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灯珠的出光颜色,所述时间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灯珠从其中一种出光颜色转变为另一种出光颜色的时间。

6、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发光灯柱,所述内灯杆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发光灯板的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的数量与发光灯板的数量一一对应。

7、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发光灯柱,所述内灯杆为多棱柱结构,所述限位结构与内灯杆一体成型,且所述限位结构分别设置于多棱柱结构外壁面的两侧边,包括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其中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沿其所在外壁面的中线对称设置;

8、所述第一限位部包括沿外壁面向上凸起的第一凸沿和沿外壁面的中线延伸的第二凸沿,所述第一凸沿和第二凸沿一体成型,且所述第二凸沿、第一凸沿和外壁面依次连接,并形成一凹槽,所述发光灯板的两侧边分别插设固定于所述凹槽上。

9、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发光灯柱,包括3根发光灯板,所述内灯杆为三棱柱结构,所述内灯杆的三个面对应设置有一组限位结构,三组限位结构依次围绕三棱柱的外壁面设置,三根发光灯板依次设置于三组限位结构内,且发光灯板的背面贴合设置于三棱柱的外壁面上。

10、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发光灯柱,所述外灯管从上到下分为三部分,分别为上部、中部和下部,所述中部上设置有透光孔,所述发光灯板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中部的长度,所述透光孔在中部的尺寸由上到下呈渐变式变化,或由中部到两端部呈渐变式变化。

11、具体地,所述透光孔的形状可以是圆形的、长条形的、方形的、三角形的、星形的、椭圆形的,或是其他异形状的。

12、一种灯具,包括上述的发光灯柱,还包括底座和灯体,所述底座、发光灯柱和灯体依次连接,所述灯体内设有呈长条状设置的led灯板,led灯板上设置有呈阵列式排布的led灯珠;所述灯体内还设有导光板,所述导光板设置于led灯珠的出光方向上,用于改变led灯珠的出光方向。

13、根据本技术的一种灯具,所述灯体还包括灯罩、散热板、反光片和扩散板,所述反光片、导光板和扩散板从上到下依次设置,并组成辅助出光组件,所述灯罩包括上灯罩和下灯罩,上灯罩和下灯罩之间设有容纳空间,所述led灯板、散热板和辅助出光组件设置于容纳空间内,且所述散热板设置于辅助出光组件的上方,且与led灯板连接;所述反光片用于将沿导光板上方出射的光束反射回导光板上,进而使全部光束沿导光板的下方向出光。

14、根据本技术的一种灯具,所述散热板分为前部、中部和后部,其中,所述led灯板设置于散热板的前部,且所述散热板的前部与led灯板的背面贴合设置,并沿led灯板的背面延伸至发光片的上表面,所述散热板的中部与反光片的上表面贴合设置,所述散热板的后部沿发光部的后侧面往下延伸,并依次与导光板、扩散片的后侧面贴合设置。

15、根据本技术的一种灯具,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主控板和控制面板,所述第一控制电路设置于主控板上,所述主控板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灯体工作的第二控制电路,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和第二控制电路并联设置;所述控制面板与主控板连接,用于控制发光灯柱和/或灯体的开闭和工作模式。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7、本技术的发光灯柱可以作为夜灯使用,其中,发光灯柱的内部设置了呈长条状结构设置的发光灯板,发光灯板沿内灯杆的长度方向设置,且灯珠的出光面与导光管的内壁面相对,因此,灯珠是直接通过导光管和外灯管出光,在外灯管上呈现的灯光亮度更均匀,出光效率更高。另外,本技术方案的灯珠至少包括两种颜色,可以通过第一控制电路控制灯珠的出光颜色以及每种颜色的出光时间,从而呈现出多种颜色变化的灯光氛围,具有兼具氛围灯功能的效果。本技术还公开了设有上述发光灯柱的灯具,该灯具还设置了用于照明的灯体和底板,其中,灯体和发光灯柱可以同时发光,也可以独立发光,实现了一灯多用的效果。另外,灯体内所设置的led灯板的初始出光方向与最终出光方向不同,在作为照明灯使用时,可以有效避免灯光直射人眼,因此还具有护眼的效果,更符合用户所需。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光灯柱,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灯杆、至少一根发光灯板、导光管、外灯管和用于控制发光灯板出光的第一控制电路,所述内灯杆、导光管和外灯管均为空心柱状结构,且导光管和外灯管依次套在内灯杆的外部;所述发光灯板为长条状结构,且发光灯板沿所述内灯杆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发光灯板上设有呈阵列式排布的灯珠,所述灯珠由第一控制电路控制出光,且灯珠的出光面与导光管的内壁面相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灯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珠至少包括两种不同的颜色,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内至少设置有颜色控制模块和时间控制模块,所述颜色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灯珠的出光颜色,所述时间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灯珠从其中一种出光颜色转变为另一种出光颜色的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灯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灯杆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发光灯板的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的数量与发光灯板的数量一一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发光灯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灯杆为多棱柱结构,所述限位结构与内灯杆一体成型,且所述限位结构分别设置于多棱柱结构外壁面的两侧边,包括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其中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沿其所在外壁面的中线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发光灯柱,其特征在于,包括3根发光灯板,所述内灯杆为三棱柱结构,所述内灯杆的三个面对应设置有一组限位结构,三组限位结构依次围绕三棱柱的外壁面设置,三根发光灯板依次设置于三组限位结构内,且发光灯板的背面贴合设置于三棱柱的外壁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灯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灯管从上到下分为三部分,分别为上部、中部和下部,所述中部上设置有透光孔,所述发光灯板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中部的长度,所述透光孔在中部的尺寸由上到下呈渐变式变化,或由中部到两端部呈渐变式变化。

7.一种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发光灯柱,还包括底座和灯体,所述底座、发光灯柱和灯体依次连接,所述灯体内设有呈长条状设置的LED灯板,LED灯板上设置有呈阵列式排布的LED灯珠;所述灯体内还设有导光板,所述导光板设置于LED灯珠的出光方向上,用于改变LED灯珠的出光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还包括灯罩、散热板、反光片和扩散板,所述反光片、导光板和扩散板从上到下依次设置,并组成辅助出光组件,所述灯罩包括上灯罩和下灯罩,上灯罩和下灯罩之间设有容纳空间,所述LED灯板、散热板和辅助出光组件设置于容纳空间内,且所述散热板设置于辅助出光组件的上方,且与LED灯板连接;所述反光片用于将沿导光板上方出射的光束反射回导光板上,进而使全部光束沿导光板的下方向出光。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分为前部、中部和后部,其中,所述LED灯板设置于散热板的前部,且所述散热板的前部与LED灯板的背面贴合设置,并沿LED灯板的背面延伸至发光片的上表面,所述散热板的中部与反光片的上表面贴合设置,所述散热板的后部沿发光部的后侧面往下延伸,并依次与导光板、扩散片的后侧面贴合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主控板和控制面板,所述第一控制电路设置于主控板上,所述主控板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灯体工作的第二控制电路,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和第二控制电路并联设置;所述控制面板与主控板连接,用于控制发光灯柱和/或灯体的开闭和工作模式。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灯柱,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灯杆、至少一根发光灯板、导光管、外灯管和用于控制发光灯板出光的第一控制电路,所述内灯杆、导光管和外灯管均为空心柱状结构,且导光管和外灯管依次套在内灯杆的外部;所述发光灯板为长条状结构,且发光灯板沿所述内灯杆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发光灯板上设有呈阵列式排布的灯珠,所述灯珠由第一控制电路控制出光,且灯珠的出光面与导光管的内壁面相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灯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珠至少包括两种不同的颜色,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内至少设置有颜色控制模块和时间控制模块,所述颜色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灯珠的出光颜色,所述时间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灯珠从其中一种出光颜色转变为另一种出光颜色的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灯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灯杆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发光灯板的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的数量与发光灯板的数量一一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发光灯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灯杆为多棱柱结构,所述限位结构与内灯杆一体成型,且所述限位结构分别设置于多棱柱结构外壁面的两侧边,包括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其中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沿其所在外壁面的中线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发光灯柱,其特征在于,包括3根发光灯板,所述内灯杆为三棱柱结构,所述内灯杆的三个面对应设置有一组限位结构,三组限位结构依次围绕三棱柱的外壁面设置,三根发光灯板依次设置于三组限位结构内,且发光灯板的背面贴合设置于三棱柱的外壁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灯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灯管从上到下分为三部分,分别为上部、中部和下部,所述中部上设置有透光孔,所述发光灯板的长度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少藩黄志斌钟国坚黄翔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光阳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