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桡动脉智能松解与监测压迫器、系统及其控制与应用技术方案_技高网

桡动脉智能松解与监测压迫器、系统及其控制与应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70627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37
本申请涉及一种桡动脉智能松解与监测压迫器、系统及其控制与应用,设计一自动化且具有动脉压与血氧饱和度监测的多功能压迫器,采用电子控制方式,实现多方向的压迫器功能,其中,气囊采用自动控制并进行充放气设置,能够对桡动脉穿刺部位进行松解按压,以此达到量化的压迫效果。同时对穿刺部位进行动脉压以及血氧饱和度监测,能够让医护人员实时监控患者的动脉压以及血氧饱和度值,对临床治疗起到指导作用。通过自动识别动脉压力,不会造成远端肢体过度受压而导致局部血供不足,出现淤血瘀斑和肿痛情况。采用自动识别动脉压和血氧饱和度,取代单纯动脉测压A‑line的创伤性操作,减轻重症监护病人测压的穿刺痛苦,又能准确获取数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桡动脉智能松解与监测压迫器、桡动脉自动压迫系统及其控制与应用方法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1、桡动脉穿刺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操作,用于获取动脉血样或进行动脉导管插管等治疗操作。虽然这是一项常规操作,但仍存在一定的并发症风险。

2、以下是有关几种桡动脉穿刺后的并发症、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及预防措施的详细描述:

3、1、桡动脉痉挛及闭塞(rao):

4、桡动脉痉挛的发生率约为5%-10%。可经血管超声检查明确诊断,常见于女性、糖尿病和吸烟患者;穿刺预麻醉不充分,多次反复穿刺,置管粗暴,导管及鞘管硬度大等。

5、2、穿刺点及前臂血肿:

6、穿刺点周围及前臂的血肿可能会导致神经或血管的压迫,并引起相应的症状。常见于反复穿刺导致桡动脉损伤;导丝或导管进入细小分支,或穿破动脉;部分患者术后穿刺点压迫不当,穿刺点渗血进入皮下;术者操纵导管、导丝粗暴,导致桡动脉损伤甚至撕裂;先天性桡动脉细小或发育不良的患者。

7、3、骨筋膜炎综合征:

8、前臂持续性剧烈疼痛、进行性加重;手指呈屈曲状态、肌力减弱;皮肤表面略红、温度稍高、肿胀、有严重压痛;远侧脉搏和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正常;缺血性肌痉挛。

9、其中,对于穿刺点血肿、出血等症状,一般临床采用绷带进行包扎,但是绷带会粘连穿刺所用的动脉鞘,后期不变维护;同时,绷带持续压迫穿刺部位,会造成穿刺部位造成血流不通畅等等。

10、因此,出现了压迫止血器(也称为压迫器、松解器等等)的设施,用于穿刺部位的按压止血。如附图1所示的一种压迫止血器,为腕带结构,其腕带内侧面设置有人工操作的气囊。

11、使用时,如附图2所示的新型可测压力桡动脉压迫器的使用示意图,此时需要人工充放气,以此调整对穿刺部位的松紧程度。如附图3所示,新型可测压力桡动脉压迫器使用时,在人工调节下,气囊会将气体通过一个软管接入一块电子气压计,以此测量当前患者桡动脉部位受到的压力值。

12、但是在临床使用中,发现新型可测压力桡动脉压迫器存在如下应用不便:

13、压迫止血器在使用之时,临床护理人员往往无法把控压迫力度等,很难把握深浅,以致压迫不当导致患者桡动脉穿刺部位出现淤血,青紫,肿痛等症状;

14、桡动脉的血液压力,对于压迫止血器的使用以及患者、医护人员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但是现有的压迫止血器需要在人工调节之下,进行动脉测压,无法实现自动测压,较为不便;

15、此外,在进行桡动脉穿刺置鞘之时,需要进行allen测试,allen阴性者不能行桡动脉穿刺置鞘,但是在实施a-line的创伤性操作,会增加重症监护病人测压的穿刺痛苦,而现有的压迫止血器也无此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桡动脉智能松解与监测压迫器、桡动脉自动压迫系统及其控制与应用方法和电子设备。

2、本申请一方面,提出一种桡动脉智能松解与监测压迫器,包括腕带与气囊,还包括:

3、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桡动脉穿刺部位的动脉压并反馈至mcu;

4、并行近红外光电传感模组,用于监测桡动脉穿刺部位的近红外感光物质浓度及其变化趋势和器官组织的血氧饱和度并反馈至mcu;

5、挡位按键,用于向mcu输入对应的冲压挡位;

6、mcu,用于逻辑控制与计算,将所述动脉压和所述血氧饱和度,转发至通信模块;以及根据所述冲压挡位,控制电子阀;

7、电子阀,设于所述气囊的气管上,用于在所述mcu的控制下,进行充放气,调节气囊的充气量,进行松解调节;

8、通信模块,用于与后台服务器进行通信,将所述动脉压、血氧饱和度上报至后台服务器;

9、电源模块,用于供电;

10、所述压力传感器、并行近红外光电传感模组、挡位按键、电子阀、通信模块和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mcu电连接。

11、作为本申请的一可选实施方案,可选地,所述mcu,还用于:

12、将所述动脉压和所述血氧饱和度,实时转发至电子屏;

13、所述电子屏与所述mcu电连接。

14、作为本申请的一可选实施方案,可选地,所述压力传感器,为柔性薄膜压力传感器;

15、所述柔性薄膜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气囊的外侧面上,且在患者佩戴腕带之后,与患者的桡动脉穿刺部位进行接触。

16、作为本申请的一可选实施方案,可选地,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

17、接收所述后台服务器下发的动脉压阈值以及血氧饱和度阈值,并转发至所述mcu;

18、所述mcu,还用于:

19、缓存所述动脉压阈值以及所述血氧饱和度阈值,并在接收到更新后的所述动脉压阈值以及所述血氧饱和度阈值之后,更新前一次缓存的所述动脉压阈值以及所述血氧饱和度阈值。

20、作为本申请的一可选实施方案,可选地,所述mcu,还用于:

21、判断当前患者的动脉压是否超过所述动脉压阈值:

22、若是,则向所述电子屏发出第一报警灯信号;反之放弃;

23、和/或

24、判断当前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是否超过所述血氧饱和度阈值:

25、若是,则向所述电子屏发出第二报警灯信号;反之放弃。

26、作为本申请的一可选实施方案,可选地,所述电子屏,还用于:

27、接收并响应所述第一报警灯信号和/或所述第二报警灯信号。

28、本申请另一方面,提出一种桡动脉自动压迫系统,包括:

29、桡动脉智能松解与监测压迫器;

30、供气系统,用于向所述桡动脉智能松解与监测压迫器的气囊供气,所述供气系统与所述气囊之间通过气管连接,且电子阀设于所述气管上;

31、后台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桡动脉智能松解与监测压迫器通过通信模块上报的动脉压和血氧饱和度,并将其记录在患者的就诊id之下;

32、pda终端,用于护理人员登录所述后台服务器,实时查看患者的所述脉压和所述血氧饱和度。

33、本申请另一方面,还提出一种桡动脉自动压迫系统的控制与应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4、在佩戴好桡动脉智能松解与监测压迫器之后,利用所述桡动脉智能松解与监测压迫器采集患者的动脉压和血氧饱和度,并上报后台服务器;

35、同时,所述桡动脉智能松解与监测压迫器的mcu,将所述动脉压和所述血氧饱和度,实时转发至电子屏进行显示;

36、以及,

37、判断当前患者的动脉压是否超过所述动脉压阈值:

38、若是,则向电子屏发出第一报警灯信号;反之放弃;

39、和/或

40、判断当前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是否超过所述血氧饱和度阈值:

41、若是,则向电子屏发出第二报警灯信号;

42、若患者按下对应的挡位按键,则由所述mcu根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桡动脉智能松解与监测压迫器,包括腕带与气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桡动脉智能松解与监测压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MCU,还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桡动脉智能松解与监测压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为柔性薄膜压力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桡动脉智能松解与监测压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桡动脉智能松解与监测压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MCU,还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桡动脉智能松解与监测压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屏,还用于:

7.一种桡动脉自动压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8.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桡动脉自动压迫系统的控制与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9.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桡动脉智能松解与监测压迫器,包括腕带与气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桡动脉智能松解与监测压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mcu,还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桡动脉智能松解与监测压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为柔性薄膜压力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桡动脉智能松解与监测压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建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