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转运车厢体称重设备及配备有其的垃圾转运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0525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36
一种垃圾转运车厢体称重设备,其包括用于厢体的装载和卸载的拉臂设备,并且还包括:靠近厢体的前端布置在拉臂设备上的第一称重组件;以及靠近厢体的尾端布置在拉臂设备上的第二称重组件,其中,第一称重组件和第二称重组件各自包括至少一个传感器,该至少一个传感器被配置为,当厢体水平放置在第一称重组件和第二称重组件上时获取厢体的重量。还提出了一种垃圾转运车,其包括:前述厢体称重设备;处理单元;以及显示单元。利用本技术的垃圾转运车厢体称重设备及配备有其的垃圾转运车,避免了垃圾转运车从中转站到末端焚烧厂或填埋厂的超重行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垃圾转运车厢体称重设备及配备有其的垃圾转运车


技术介绍

1、垃圾转运车已广泛用于将垃圾从转运中端例如中转站转运到末端例如焚烧厂、填埋厂等。为了便于垃圾的装载和卸载,垃圾转运车可被实现为厢体可卸式的,这种垃圾转运车利用拉臂设备抬起和放下厢体以完成垃圾的装载和卸载。

2、当前垃圾转运车存在的问题是在中转站时无法得知装载垃圾的厢体重量,因此垃圾转运车从中转站行驶到末端焚烧厂或填埋厂的整个过程可能是在超重下完成的,而超重会造成制动距离变长,从而潜在地加大了垃圾转运车的行驶风险。

3、当前,通常在转运末端例如焚烧厂或填埋厂处设置有地磅,以对到达此处的垃圾转运车进行称重。然而,此时即使转运车超重,其从中转站到末端焚烧厂或填埋厂的超重行驶也已经成为既定事实,因此无法避免超重带来的潜在危险。

4、为此,存在对于一种垃圾转运车厢体称重设备及配备有其的垃圾转运车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垃圾转运车存在的从中转站到末端焚烧厂或填埋厂的超重行驶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垃圾转运车厢体称重设备(100),所述垃圾转运车包括用于厢体的装载和卸载的拉臂设备(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厢体称重设备(100)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转运车厢体称重设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130)被布置为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第一称重组件(110)和所述第二称重组件(120)的内部并与所述第一称重组件(110)和所述第二称重组件(120)的承载所述厢体的底部的表面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垃圾转运车厢体称重设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称重组件(110)包括彼此对称且分别布置在所述拉臂设备(200)的第一...

【技术特征摘要】

1.垃圾转运车厢体称重设备(100),所述垃圾转运车包括用于厢体的装载和卸载的拉臂设备(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厢体称重设备(100)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转运车厢体称重设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130)被布置为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第一称重组件(110)和所述第二称重组件(120)的内部并与所述第一称重组件(110)和所述第二称重组件(120)的承载所述厢体的底部的表面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垃圾转运车厢体称重设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称重组件(110)包括彼此对称且分别布置在所述拉臂设备(200)的第一梁(210)上的第一前称重装置(111)和布置在所述拉臂设备(200)的第二梁(220)上的第二前称重装置(112),而所述第二称重组件(120)包括彼此对称且分别布置在所述拉臂设备(200)的所述第一梁(210)上的第一后称重装置(121)和布置在所述拉臂设备(200)的所述第二梁(220)上的第二后称重装置(1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垃圾转运车厢体称重设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雅祥房亮翟才余
申请(专利权)人:海沃机械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