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陶瓷管的新型倒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70410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3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陶瓷管的新型倒角装置,包括陶瓷管倒角台,所述陶瓷管倒角台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侧安装有两组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陶瓷管安装座,所述陶瓷管安装座的内部设置有两组夹持板,所述夹持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持垫,所述夹持板的另一端活动铰接有调节丝杆,所述陶瓷管安装座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防滑垫。该用于陶瓷管的新型倒角装置加工时将陶瓷管的一端抵在防滑垫上,夹持板内侧的夹持垫可以形变贴合在陶瓷管的外壁提高夹持的稳定性,加工时需要气缸推动陶瓷管向一侧移动实现自动送料,该结构实现了稳定安装和送料的功能,解决了不便安装和送料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陶瓷管加工,具体为一种用于陶瓷管的新型倒角装置


技术介绍

1、陶瓷管是一种常见的管道,陶瓷管具有较强的耐磨效果,是输送颗粒物料、磨削、腐蚀性介质等理想的耐磨、耐蚀管道,陶瓷管加工时需要使用倒角设备对其进行倒角处理。

2、2020.01.14授权公开的、公告号为cn 209936558 u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陶瓷管倒角装置,文中提到“包括机架、固定于机架一侧的支撑架和固定于机架另一侧的加工台;所述支撑架对应所述加工台上方固定设有第一滑架,所述第一滑架上包括与其滑动连接的倒角机构,所述支撑架对应倒角机构设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固定端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第一伸缩杆的活动端固定连接倒角机构”,上述申请中设计的陶瓷倒角设备在加工时仅仅依靠加工台面放置陶瓷管,陶瓷管加工时稳定性差,倒角期间陶瓷管会出现晃动和倾倒的情况,该装置为立式陶瓷管倒角装置,难以对长陶瓷管进行倒角处理,且不含除尘(或称碎屑)机构,倒角时细末横飞。现有技术亟待解决上述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陶瓷管的新型倒角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不便安装和送料、缺乏除尘机构、难以对长陶瓷管倒角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用于陶瓷管的新型倒角装置包括陶瓷管倒角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管倒角台1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2,所述第一固定板2的一侧安装有两组气缸3,所述气缸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陶瓷管安装座4,所述陶瓷管安装座4的内部设置有两组夹持板21,所述夹持板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持垫20,所述夹持板21的另一端活动铰接有调节丝杆5,所述陶瓷管安装座4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防滑垫19,所述陶瓷管倒角台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8,所述伸缩杆1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6,所述陶瓷管倒角台1顶端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9,所述第二固定板9内侧安装有倒角驱动器8,倒角驱动器8上设有输出转轴,该输出转轴上固定有陶瓷管倒角器7,所述陶瓷管倒角器7的下方设置有集尘漏斗11,集尘漏斗11下口通过连接管12与陶瓷管倒角台1内部的集尘箱14相通,所述集尘箱14的内部安装有吸尘风机15,吸尘风机15设有一个向上的进气管口,该进气管口上套用一个可拆装的集尘滤袋13,吸尘风机15出风口延伸出集尘箱14外。

3、如此设计,需要先调节伸缩杆18的高度,伸缩杆18上的定位螺栓17拧下,支撑板6调整到待倒角的陶瓷管10的底部,支撑板6内部的支撑滚珠16可以提高陶瓷管倒角移动的顺畅性,然后将待倒角的陶瓷管10的一端放置在陶瓷管安装座4内部,安装时将待倒角的陶瓷管10的一端抵在防滑垫19上,夹持板21内侧的夹持垫20可以形变贴合在待倒角的陶瓷管10的外壁提高夹持的稳定性,支撑板6对待倒角的陶瓷管10提供下部支撑,然后启动倒角驱动器8,带动陶瓷管倒角器7旋转。然后启动气缸3,推动待倒角的陶瓷管10移向陶瓷管倒角器7,进行倒角,倒角过程中产生的碎屑可以直接掉落在集尘漏斗11上,集尘漏斗11可以将碎屑和加工灰尘吸入到集尘箱14内部,集尘箱14内部的集尘滤袋13可以将碎屑兜住,集尘箱14的外侧板通过螺钉活动连接,可根据需要拆装,定期收集、清理碎屑即可。

4、作为优化,所述夹持垫20采用弹性橡胶材质,所述夹持板21分布在陶瓷管安装座4的内部。如此设计,安装时将待倒角的陶瓷管10的一端抵在防滑垫19上,然后再旋转调节丝杆5,调节丝杆5带动夹持板21移动到陶瓷管的外部对其进行夹持固定,夹持板21内侧的夹持垫20可以形变贴合在待倒角的陶瓷管10的外壁提高夹持的稳定性。

5、作为优化,所述支撑板6的顶端活动连接有支撑滚珠16,所述伸缩杆18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外管上开有螺纹通孔,该螺纹通孔内旋设有定位螺钉17,该定位螺钉17可挤压内管,借以锁定支撑板6高度。如此设计,旋转阻力小。

6、作为优化,所述支撑板6横截面呈半圆形,所述支撑板6设置在陶瓷管安装座4和陶瓷管倒角器7之间。如此设计,可以更加稳定地托住待倒角的陶瓷管10。

7、作为优化,所述集尘漏斗11底端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2。如此设计,便于固定集尘漏斗。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用于陶瓷管的新型倒角装置不仅实现了便于稳定安装送料的功能,实现了增强倒角稳定性,而且实现了便于吸尘收集的功能;

9、通过设置有气缸、陶瓷管安装座、调节丝杆、防滑垫、夹持垫和夹持板,加工时需要先将待倒角的陶瓷管10的一端放置在陶瓷管安装座内部,安装时将待倒角的陶瓷管10的一端抵在防滑垫上,夹持板内侧的夹持垫可以形变,贴合在待倒角的陶瓷管10的外壁提高夹持的稳定性,加工时需要气缸3推动待倒角的陶瓷管10向一侧移动实现自动送料,该结构实现了稳定安装和送料的功能;

10、通过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滚珠、定位螺栓和伸缩杆,待倒角的陶瓷管10放置在工作台上加工的时候,待倒角的陶瓷管10的一侧安装在陶瓷管安装座的内部,然后使用支撑板对待倒角的陶瓷管10外部支撑,支撑板支撑时需要先调节伸缩杆的高度,伸缩杆上的定位螺栓拧下,支撑板调整到待倒角的陶瓷管10的底部,支撑板内部的支撑滚珠可以提高陶瓷管倒角移动的顺畅性,支撑板提高了陶瓷倒角的稳定性;

11、通过设置有吸尘口、集尘漏斗、连接管、收集网、集尘箱和吸尘风机,倒角过程中产生的碎屑可以直接掉落在集尘漏斗上,集尘漏斗上的吸尘口可以将碎屑和加工灰尘吸入到集尘箱内部,集尘箱内部的收集网可以将碎屑兜住收集,该结构实现了便于吸尘收集的功能。

12、本技术用于陶瓷管的新型倒角装置为卧式结构,安装稳定、调节方便,便于除尘,适用于陶瓷管——特别是长陶瓷管的倒角作业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陶瓷管的新型倒角装置,包括陶瓷管倒角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管倒角台(1)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2),所述第一固定板(2)的一侧安装有两组气缸(3),所述气缸(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陶瓷管安装座(4),所述陶瓷管安装座(4)的内部设置有两组夹持板(21),所述夹持板(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持垫(20),所述夹持板(21)的另一端活动铰接有调节丝杆(5),所述陶瓷管安装座(4)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防滑垫(19),所述陶瓷管倒角台(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8),所述伸缩杆(1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6),所述陶瓷管倒角台(1)顶端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9),所述第二固定板(9)内侧安装有倒角驱动器(8),倒角驱动器(8)上设有输出转轴,该输出转轴上固定有陶瓷管倒角器(7),所述陶瓷管倒角器(7)的下方设置有集尘漏斗(11),集尘漏斗(11)下口通过连接管(12)与陶瓷管倒角台(1)内部的集尘箱(14)相通,所述集尘箱(14)的内部安装有吸尘风机(15),吸尘风机(15)设有一个向上的进气管口,该进气管口上套用一个可拆装的集尘滤袋(13),吸尘风机(15)出风口延伸出集尘箱(14)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陶瓷管的新型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垫(20)采用弹性橡胶材质,所述夹持板(21)分布在陶瓷管安装座(4)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陶瓷管的新型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6)的顶端活动连接有支撑滚珠(16),所述伸缩杆(18)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外管上开有螺纹通孔,该螺纹通孔内旋设有定位螺钉(17),该定位螺钉(17)可挤压内管,借以锁定支撑板(6)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陶瓷管的新型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6)横截面呈半圆形,所述支撑板(6)设置在陶瓷管安装座(4)和陶瓷管倒角器(7)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陶瓷管的新型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漏斗(11)底端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陶瓷管的新型倒角装置,包括陶瓷管倒角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管倒角台(1)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2),所述第一固定板(2)的一侧安装有两组气缸(3),所述气缸(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陶瓷管安装座(4),所述陶瓷管安装座(4)的内部设置有两组夹持板(21),所述夹持板(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持垫(20),所述夹持板(21)的另一端活动铰接有调节丝杆(5),所述陶瓷管安装座(4)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防滑垫(19),所述陶瓷管倒角台(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8),所述伸缩杆(1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6),所述陶瓷管倒角台(1)顶端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9),所述第二固定板(9)内侧安装有倒角驱动器(8),倒角驱动器(8)上设有输出转轴,该输出转轴上固定有陶瓷管倒角器(7),所述陶瓷管倒角器(7)的下方设置有集尘漏斗(11),集尘漏斗(11)下口通过连接管(12)与陶瓷管倒角台(1)内部的集尘箱(14)相通,所述集尘箱(14)的内部安装有吸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效宗亓聪聪翟兆云
申请(专利权)人: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