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背光模组生产加工,特别涉及一种带柔性电路板的背光模组通电检测与双侧加压治具。
技术介绍
1、背光模组为液晶显示器面板的关键零组件之一,其功能在于供应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使液晶显示器面板能正常显示影像。背光模组一般包括光源、导光板、反射板、扩散片和增光片等,对于扩散片、增光片等光学膜片的组装通常都是采用粘贴方式,具体工艺为:先在产品上贴附固定胶条,之后再覆设光学膜片,利用固定胶条粘接固定,重复此操作,完成多个光学膜片的叠加组装。光学膜片组装完成之后,背光模组还需要进行两个关键的加工环节:1)加压,即在光学膜片的固定胶条粘接位置施压使其粘接更牢固,防止偏移;2)检测,即将光学模组通电进行检测是否存在不良。目前针对于这两个环节常规的做法都是单独进行,加压与检测位于两个加工位置,不仅需要在这两个加工位置上分别配备对应的装置及作业人员,而且产品在两个工位之间还需要周转,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增加设备和人工投入成本。此外,尤其是对于带有柔性电路板的背光模组通电检测,现有方式人工操作存在困难。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予以改良以克服现有技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柔性电路板的背光模组通电检测与双侧加压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治具底座(1)、移动载台(2)、通电压杆组件(3)及压附组件(4),所述治具底座(1)的中部设置有工作台(5),所述工作台(5)的顶部固定有第一直线导轨(6),所述移动载台(2)通过第一滑块(7)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直线导轨(6),所述移动载台(2)的顶部设有用于放置背光模组(10)的定位槽,所述移动载台(2)能够载着背光模组(10)沿所述第一直线导轨(6)往复运动于通电检测工位和双侧加压工位;所述通电压杆组件(3)通过一固定板(8)安装在所述移动载台(2)的一端,所述通电压杆组件(3)包括压杆底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柔性电路板的背光模组通电检测与双侧加压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治具底座(1)、移动载台(2)、通电压杆组件(3)及压附组件(4),所述治具底座(1)的中部设置有工作台(5),所述工作台(5)的顶部固定有第一直线导轨(6),所述移动载台(2)通过第一滑块(7)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直线导轨(6),所述移动载台(2)的顶部设有用于放置背光模组(10)的定位槽,所述移动载台(2)能够载着背光模组(10)沿所述第一直线导轨(6)往复运动于通电检测工位和双侧加压工位;所述通电压杆组件(3)通过一固定板(8)安装在所述移动载台(2)的一端,所述通电压杆组件(3)包括压杆底座(31)、压杆(32)和pcb板(33),所述pcb板(33)固定在所述压杆底座(31)的顶部,背光模组(10)的柔性电路板(101)由所述移动载台(2)的一端向外伸出并搭接在所述pcb板(33)上,所述压杆(32)转动安装在所述压杆底座(31)上,用于将柔性电路板(101)压附在所述pcb板(33)上;所述压附组件(4)设置有两组,对称固定在所述治具底座(1)上,且分布在所述工作台(5)的两侧,用于分别对背光模组(10)的两端顶部进行压附,当所述移动载台(2)位于双侧加压工位时,所述通电压杆组件(3)处在其中一所述压附组件(4)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柔性电路板的背光模组通电检测与双侧加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附组件(4)均包括驱动装置(41)和压块(42),所述压块(42)与所述驱动装置(41)连接并处在双侧加压工位的上方,所述驱动装置(41)用于驱动所述压块(42)竖直向下移动以压附在背光模组(10)上。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口勝,
申请(专利权)人:伟时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