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电源充放电管理电路、电源管理芯片和电子设备制造技术_技高网

电源充放电管理电路、电源管理芯片和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0186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源充放电管理电路、电源管理芯片和电子设备。该电源充放电管理电路包括第一电源管理模块、充放电模块、第二电源管理模块、第三电源管理模块和单稳态延时模块。第一电源管理模块用于对供电电源输出的电压进行降压处理,并提供给充放电模块;充放电模块用于存储电能;第二电源管理模块用于将充放电模块存储的电能升压至目标电压;以及,用于将第三电源管理模块输出的电压升压至目标电压;单稳态延时模块用于在接收到上位机发送的关闭第二电源管理模块对上位机供电的指令时,在第一预设时长之后停止第二电源管理模块对上位机供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源管理,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源充放电管理电路、电源管理芯片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1、在现代电子系统中,电源充放电管理电路是确保设备性能和可靠性的核心组成部分。随着电子设备朝着高性能、小型化发展的趋势,对电源充放电管理电路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2、在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电源充放电管理电路通常采用光耦合器和电磁继电器的组合来控制电源的开关。然而,现有的电源充放电管理电路在使用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光耦合器和继电器的组合通常占用较大空间,使得电源充放电管理电路不适用于小型化的应用场景。在现代电子设计中,设备越来越倾向于小型化,因此,体积庞大的电源管理组件限制了设计的灵活性和创新性。第二,光耦合器和电磁继电器在制造和组装上的成本相对较高,对于成本敏感型产品的竞争力构成负担。第三,继电器依靠物理接触来切换电路,而继电器的物理触点在长期重复使用后,会出现接触电阻增加,从而可能导致接触不良,降低了电源系统的效率,且在严苛的使用条件下,会显著影响电源充放电管理电路的可靠性和寿命。第四,现有的电源充放电管理电路还存在系统启动失败的风险。在继电器接收到上位机的掉电指令时,如果上位机已经处于掉电状态,但系统随后又恢复上电,可能会导致上位机关机失败。这样不仅使得设备无法重新启动,还可能引起系统死机,造成严重的可靠性问题。

3、因此,现如今需要一种新型的电源充放电管理电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源充放电管理电路体积较大、成本较高、可靠性差,且系统启动失败率较高的问题的电源充放电管理电路、电源管理芯片和电子设备。

2、第一方面,一种电源充放电管理电路,所述电路包括第一电源管理模块、充放电模块、第二电源管理模块、第三电源管理模块和单稳态延时模块;

3、所述第一电源管理模块的输入端与供电电源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管理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充放电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充放电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源管理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管理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上位机和所述第三电源管理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电源管理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单稳态延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单稳态延时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源管理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单稳态延时模块还与所述上位机连接;

4、其中,所述第一电源管理模块用于对所述供电电源输出的电压进行降压处理,并提供给所述充放电模块;所述充放电模块用于存储电能;所述第二电源管理模块用于将所述充放电模块存储的电能升压至目标电压;以及,用于将所述第三电源管理模块输出的电压升压至所述目标电压;所述单稳态延时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上位机发送的关闭所述第二电源管理模块对所述上位机供电的指令时,在第一预设时长之后停止所述第二电源管理模块对所述上位机供电。

5、上述方案中,可选地,所述单稳态延时模块还用于在停止所述第二电源管理模块对所述上位机供电之后,控制所述电源充放电管理电路自动关断,以使控制系统关断。

6、上述方案中,进一步可选地,所述上位机还用于在停止所述第二电源管理模块对所述上位机供电之后,经过第二预设时长,通过所述单稳态延时模块控制所述第二电源管理模块对所述上位机再次供电。

7、上述方案中,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充放电模块包括至少一个超级电容,所述超级电容用于在控制系统掉电或控制系统发生干扰时为所述上位机供电。

8、上述方案中,进一步可选地,所述第一预设时长为5秒。

9、上述方案中,进一步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源管理模块与所述第三电源管理模块均包括buck芯片。

10、上述方案中,进一步可选地,所述第二电源管理模块包括boost芯片。

11、上述方案中,进一步可选地,所述电路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第一电源管理模块、所述充放电模块、所述第二电源管理模块、所述第三电源管理模块和所述单稳态延时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12、其中,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电源管理模块、所述充放电模块、所述第二电源管理模块、所述第三电源管理模块和所述单稳态延时模块的供电电源进行监控。

13、第二方面,一种电源管理芯片,包括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电源充放电管理电路。

14、第三方面,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电源管理芯片。

15、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本专利技术基于对现有技术问题的进一步分析和研究,认识到现有电源存在充放电管理电路体积较大、成本较高、可靠性差,且系统启动失败率较高的问题,本申请采用第一电源管理模块、充放电模块、第二电源管理模块、第三电源管理模块和单稳态延时模块构成充放电管理电路。其中,所述第一电源管理模块用于对所述供电电源输出的电压进行降压处理,并提供给所述充放电模块;所述充放电模块用于存储电能;所述第二电源管理模块用于将所述充放电模块存储的电能升压至目标电压;以及,用于将所述第三电源管理模块输出的电压升压至所述目标电压;所述单稳态延时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上位机发送的关闭所述第二电源管理模块对所述上位机供电的指令时,在第一预设时长之后停止所述第二电源管理模块对所述上位机供电。本申请提供的充放电管理电路为芯片级别的电源管理电路,体积小,成本低,可以实现小型化的运用;同时,还避开了机械式继电器触点,无需考虑寿命和开关可靠性问题。此外,本申请提供的充放电管理电路巧妙的处理了上位机掉电过程中,系统再次上电造成的上位机死机问题,可靠性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源充放电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包括第一电源管理模块、充放电模块、第二电源管理模块、第三电源管理模块和单稳态延时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稳态延时模块还用于在停止所述第二电源管理模块对所述上位机供电之后,控制所述电源充放电管理电路自动关断,以使控制系统关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机还用于在停止所述第二电源管理模块对所述上位机供电之后,经过第二预设时长,通过所述单稳态延时模块控制所述第二电源管理模块对所述上位机再次供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电模块包括至少一个超级电容,所述超级电容用于在控制系统掉电或控制系统发生干扰时为所述上位机供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为5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管理模块与所述第三电源管理模块均包括BUCK芯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源管理模块包括BOOST芯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第一电源管理模块、所述充放电模块、所述第二电源管理模块、所述第三电源管理模块和所述单稳态延时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9.一种电源管理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源充放电管理电路。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源管理芯片。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充放电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包括第一电源管理模块、充放电模块、第二电源管理模块、第三电源管理模块和单稳态延时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稳态延时模块还用于在停止所述第二电源管理模块对所述上位机供电之后,控制所述电源充放电管理电路自动关断,以使控制系统关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机还用于在停止所述第二电源管理模块对所述上位机供电之后,经过第二预设时长,通过所述单稳态延时模块控制所述第二电源管理模块对所述上位机再次供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电模块包括至少一个超级电容,所述超级电容用于在控制系统掉电或控制系统发生干扰时为所述上位机供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孝辉刘波汤小平
申请(专利权)人:清能德创电气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