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内毒素海蜇胶原蛋白溶液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701399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内毒素海蜇胶原蛋白溶液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海蜇清洗后切块,进行碱处理,再水洗至中性,得到海蜇样品。S2:海蜇样品磨浆后进行酶解处理,得到酶解物。S3:酶解物进行离心处理,然后对上清液微滤处理得到滤液。S4:滤液进行超滤浓缩处理,得到浓缩液。S5:浓缩液稀释后进行至少一次超滤浓缩处理,得到超滤浓缩液。S6:超滤浓缩液中加生理盐水得到胶原蛋白溶液。S7:将胶原蛋白溶液置于<supgt;60</supgt;Co辐照场内进行辐照处理得到低内毒素胶原蛋白溶液。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海蜇胶原蛋白溶液中内毒素含量低于0.5EU/mL,解决了内毒素残留带来的热原反应问题,且不影响胶原蛋白的下游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胶原蛋白提取,具体涉及一种低内毒素海蜇胶原蛋白溶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胶原蛋白的抗衰、医美、美容、保健等功效已经得到研究证实。但是,传统陆生动物源的胶原蛋白存在疯牛病毒、猪瘟病毒等潜在生物风险。海蜇胶原蛋白具有原料来源丰富、免疫原性低、促伤口愈合能力强、无陆生动物病毒污染风险等突出优势。

2、然而,海蜇胶原蛋白由于前端原料本身携带各种微生物,或工艺控制等原因,导致后端提取的胶原蛋白产品中内毒素残留量较高,影响了胶原蛋白在下游产品的应用,例如胶原蛋白填充材料、胶原蛋白海绵以及胶原蛋白敷料等医疗器械类产品。

3、胶原蛋白产品中内毒素为细菌内毒素,细菌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上的一种脂多糖,由核心多糖、类脂a和o-特异侧链组成,其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虽然内毒素口服或外用毒性较小,但若在人体皮肤或组织受损的情况下接触,存在入血风险,可能导致机体发热、血管扩张等症状。因此,从应用安全性的角度考虑,需对胶原蛋白产品中内毒素的残留量进行控制,使其含量达到安全限量水平。

4、现有的内毒素的脱除技术主要针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内毒素海蜇胶原蛋白溶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内毒素海蜇胶原蛋白溶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海蜇为沙海蜇和/或面海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内毒素海蜇胶原蛋白溶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将新鲜海蜇用纯水清洗后取伞部组织,切成方块,方块的长、宽、高分别为2-5cm,向切块后的海蜇中加入浓度为0.4-0.6M的氢氧化钠溶液,在3-5℃下浸泡5-7h,进行碱处理,并且每隔2-2.5h更换一次氢氧化钠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内毒素海蜇胶原蛋白溶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内毒素海蜇胶原蛋白溶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内毒素海蜇胶原蛋白溶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海蜇为沙海蜇和/或面海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内毒素海蜇胶原蛋白溶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将新鲜海蜇用纯水清洗后取伞部组织,切成方块,方块的长、宽、高分别为2-5cm,向切块后的海蜇中加入浓度为0.4-0.6m的氢氧化钠溶液,在3-5℃下浸泡5-7h,进行碱处理,并且每隔2-2.5h更换一次氢氧化钠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内毒素海蜇胶原蛋白溶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海蜇样品磨浆后得到浆料,向浆料中加入酸溶液调节ph液,然后添加酸性蛋白酶,在3-5℃、ph为2-3的环境下酶解提取20-28h,酶解处理后将体系的ph调至4.0-6.0,得到酶解物;所述酸溶液为醋酸溶液、柠檬酸溶液、盐酸溶液和乳酸溶液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内毒素海蜇胶原蛋白溶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将酶解物于3-5℃的温度下离心处理12-18min,相对离心力为10000-12000g。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芳马永生李丰赵荣喜程泽华邹惠园许京楠刘婧钰范丽娟曹际娟
申请(专利权)人:原海生物大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