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涵洞台背回填的流态填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涵洞台背回填的流态填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70123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涵洞台背回填的流态填充材料,包含以下质量份的各组分:工程渣土以干重计1份、固化剂0.25~0.33份、细砂0.4份、减水剂0.00375~0.00495份;固化剂包含熟石灰和偏高岭土,熟石灰和偏高岭土的质量比为2:3~3:2。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涵洞台背回填的流态填充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流态填充材料的流动值大于140mm,可以实现自密性、免振捣,显著提高涵洞回填施工作业的效率,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具体涉及一种涵洞台背回填的流态填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回填工程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保证主体结构安全以及周边结构防沉降的技术措施,以工程建设的涵洞台背等最为典型。当回填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时,容易引发不均匀沉降,甚至会造成结构构筑物倾斜等工程质量事故。

2、传统的回填方法主要是通过分层填筑,分层碾压或夯实以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和压实度,部分回填区对承载力有一定的要求,需要使用质量较好的碎石或者砂性土才能得到较好的干密度和力学特性。然而,分层填筑、碾压或者夯实的回填方法存在施工工艺繁琐、作业效率低、回填质量难以保证等局限性,特别是狭窄空间、深度较大的回填工程,工况条件较差,更难确保回填工程的施工质量。而回填区的强度和压实度不足容易引发不均匀沉降,甚至会造成结构构筑物倾斜等工程质量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涵洞台背回填的流态填充材料,解决涵洞台背等狭窄空间、深度较大的回填工程施工工艺繁琐、作业效率低、回填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涵洞台背回填的流态填充材料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方便批量生产流态填充材料。

3、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4、一种涵洞台背回填的流态填充材料,包含以下质量份的各组分:工程渣土以干重计1份、固化剂0.25~0.33份、细砂0.4份、减水剂0.00375~0.00495份;固化剂包含熟石灰和偏高岭土,熟石灰和偏高岭土的质量比为2:3~3:2。

5、作为一种优选,工程渣土的有机质含量≤5%。

6、作为一种优选,流态填充材料的水固比为0.18~0.22。

7、作为一种优选,细砂的粒径为0.1~0.25mm。

8、一种涵洞台背回填的流态填充材料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9、s1:从施工现场提取工程渣土,工程渣土的有机质含量≤5%;

10、s2:通过试验室砂浆搅拌机将工程渣土、熟石灰、偏高岭土、细砂和减水剂配合拌合用水搅拌均匀得到流态填充材料。

11、作为一种优选,步骤s1中,从施工现场提取的工程渣土需要进行预处理,预处理的步骤为:先对工程渣土进行烘干处理,再对烘干后的工程渣土进行筛分,得到粒径不大于2.00mm的工程渣土。

12、作为一种优选,步骤s2中,搅拌时间不少于5分钟。

13、作为一种优选,步骤s2中,熟石灰和偏高岭土的质量比为2:3~3:2。

14、总的说来,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5、1.本专利技术的流态填充材料施工性能优异:本专利技术的流态填充材料的流动值大于140mm,流态填充材料的拌合物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可以实现自密性、免振捣,显著提高涵洞回填施工作业的效率。对狭窄空间、深度较大的回填工程,更具有无可替代的技术优势。

16、2.本专利技术的流态填充材料匀质性良好:通过对工程渣土的预处理,后续在固化剂、拌合用水、细砂以及减水剂的作用下,经过充分混合搅拌,可以获得匀质性良好的流态填充材料拌合物。

17、3.本专利技术的流态填充材料施工质量优异:流态填充材料的拌合物具有较高的流动性,避免了传统回填材料压实施工困难的问题,其固化土强度可调节、可控制,使得回填工程的施工质量处于受控的状态。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涵洞台背回填的流态填充材料,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质量份的各组分:工程渣土以干重计1份、固化剂0.25~0.33份、细砂0.4份、减水剂0.00375~0.00495份;固化剂包含熟石灰和偏高岭土,熟石灰和偏高岭土的质量比为2:3~3:2。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涵洞台背回填的流态填充材料,其特征在于:工程渣土的有机质含量≤5%。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涵洞台背回填的流态填充材料,其特征在于:流态填充材料的水固比为0.18~0.22。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涵洞台背回填的流态填充材料,其特征在于:细砂的粒径为0.1~0.25mm。

5.按照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涵洞台背回填的流态填充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涵洞台背回填的流态填充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从施工现场提取的工程渣土需要进行预处理,预处理的步骤为:先对工程渣土进行烘干处理,再对烘干后的工程渣土进行筛分,得到粒径不大于2.00mm的工程渣土。

7.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涵洞台背回填的流态填充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搅拌时间不少于5分钟。

8.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涵洞台背回填的流态填充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熟石灰和偏高岭土的质量比为2:3~3: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涵洞台背回填的流态填充材料,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质量份的各组分:工程渣土以干重计1份、固化剂0.25~0.33份、细砂0.4份、减水剂0.00375~0.00495份;固化剂包含熟石灰和偏高岭土,熟石灰和偏高岭土的质量比为2:3~3:2。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涵洞台背回填的流态填充材料,其特征在于:工程渣土的有机质含量≤5%。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涵洞台背回填的流态填充材料,其特征在于:流态填充材料的水固比为0.18~0.22。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涵洞台背回填的流态填充材料,其特征在于:细砂的粒径为0.1~0.25mm。

5.按照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政徐家俊贺文武何聪侯照保李溢荣程越庞鑫陈学海蔡涛阳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市政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