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储物箱相关,特别涉及一种制冷或制热双功能储物箱结构。
技术介绍
1、目前自驾游、急救药品长途运送等等需要用到途中的制冷或加热,便于在天气热的时候能够喝到冷饮,在天气冷的时候能够喝到热饮,在运输途中能够保持药品的性能稳定。中国专利202120035696.7公开了一种制冷制热箱子的技术,它采用电热丝加热,但是没有制冷功能,实用性不足;中国专利202111306726.4公开了基于相变散热的可快速降温的半导体电子冷暖箱的技术,其主要利用半导体制冷片、相变散热材料实现冷暖箱体内降温,但是并不能实现冷暖箱体内升温,不具有制冷制热双功能,为此,如何设计出一种可以制冷又可以制热的储物箱以满足不同场景的使用需求成为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或制热双功能储物箱结构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2、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设计出一种制冷或制热双功能储物箱结构,包括:箱体、循环风扇、第一制冷换热件以及半导体制冷片,所述箱体内部设有储物腔、风道,右侧设有与所述风道连通的安装槽,所述风道上部的进风端通过进风口与所述储物腔连通,下部的出风端通过出风口与所述储物腔连通,所述循环风扇设于所述风道内,用于驱使风道内空气与储物腔内空气循环流动,所述第一制冷换热件设于所述安装槽内,且其左端置于所述风道内,所述半导体制冷片设于所述第一制冷换热件右侧,且半导体制冷片的左端第一制冷换热件接
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箱体内需要制冷时,半导体制冷片启动,其与第一制冷换热件接触的一端为冷端,相对的另一端为热端,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吸收第一制冷换热件上热量并转移至热端进行散热,使第一制冷换热件降温,同时循环风扇启动,驱使储物腔内空气从进风口进入风道与第一制冷换热件进行换热降温,换热降温后形成的冷空气经循环风扇及出风口进入储物腔内,通过循环风扇的配合,从而实现箱体内部快速制冷;当箱体内需要制热时,通过改变通入半导体制冷片的电流方向,使半导体制冷片与第一制冷换热件接触的一端转变为热端,相对的另一端转变为冷端,此时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吸收热量并转移至第一制冷换热件上,使第一制冷换热件升温,同时循环风扇启动,驱使储物腔内空气从进风口进入风道与第一制冷换热件进行换热升温,换热升温后形成的热空气经循环风扇及出风口进入储物腔内,通过循环风扇的配合,从而实现箱体内部快速制热;相对于现有仅能实现制冷的冷暖箱而言,本设计的储物箱可以实现制冷与制热双功能,通过循环风扇可以较快实现制冷或制热,为用户提供更贴心的使用应用。
5、为了更好的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技术还具有更佳的技术方案: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二制冷换热件,所述第二制冷换热件设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右侧,且半导体制冷片右端与第二制冷换热件接触。通过第二制冷换热件可以实现半导体制冷片右端热量的快速散失、冷量的交换,实现快速制冷或制热。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制冷换热件包括第一制冷换热金属板以及竖向设于第一制冷换热金属板左侧的第一制冷换热片,所述第一制冷换热片设有多个,并且相邻之间形成有第一制冷换热间隙。第一制冷换热间隙便于风道内空气穿过,同时增加空气与第一制冷换热件之间的换热效率,进一步提升换热效果,实现快速制冷或制热。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制冷换热件右侧设有换热风扇。换热风扇便于对第二制冷换热件进行降温,进一步提升换热效果,实现快速制冷。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右端与第二制冷换热件之间设有利于传热的导热层。由此可以实现较佳的导热换热效果。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制冷换热件包括第二制冷换热金属板以及纵向设于第二制冷换热金属板右侧的第二制冷换热片,所述第二制冷换热片设有多个,并且相邻之间形成有第二制冷换热间隙。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制冷换热件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二制冷换热件固接,所述第二制冷换热件通过螺栓固接于箱体右侧,且第二制冷换热件与箱体之间设有密封垫。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换热风扇右侧固接有导风件,所述导风件上设有与所述换热风扇对应的导风出口。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换热风扇左侧固接有风扇底座,所述风扇底座与所述第二制冷换热件通过螺栓连接。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热层为导热硅脂层或导热双面胶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冷或制热双功能储物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循环风扇、第一制冷换热件以及半导体制冷片,所述箱体内部设有储物腔、风道,右侧设有与所述风道连通的安装槽,所述风道上部的进风端通过进风口与所述储物腔连通,下部的出风端通过出风口与所述储物腔连通,所述循环风扇设于所述风道内,用于驱使风道内空气与储物腔内空气循环流动,所述第一制冷换热件设于所述安装槽内,且其左端置于所述风道内,所述半导体制冷片设于所述第一制冷换热件右侧,且半导体制冷片的左端第一制冷换热件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冷或制热双功能储物箱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制冷换热件,所述第二制冷换热件设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右侧,且半导体制冷片右端与第二制冷换热件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制冷或制热双功能储物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冷换热件包括第一制冷换热金属板以及竖向设于第一制冷换热金属板左侧的第一制冷换热片,所述第一制冷换热片设有多个,并且相邻之间形成有第一制冷换热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冷或制热双功能储物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制冷换热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一种制冷或制热双功能储物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右端与第二制冷换热件之间设有利于传热的导热层。
6.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一种制冷或制热双功能储物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制冷换热件包括第二制冷换热金属板以及纵向设于第二制冷换热金属板右侧的第二制冷换热片,所述第二制冷换热片设有多个,并且相邻之间形成有第二制冷换热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制冷或制热双功能储物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冷换热件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二制冷换热件固接,所述第二制冷换热件通过螺栓固接于箱体右侧,且第二制冷换热件与箱体之间设有密封垫。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制冷或制热双功能储物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风扇右侧固接有导风件,所述导风件上设有与所述换热风扇对应的导风出口。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制冷或制热双功能储物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风扇左侧固接有风扇底座,所述风扇底座与所述第二制冷换热件通过螺栓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制冷或制热双功能储物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层为导热硅脂层或导热双面胶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冷或制热双功能储物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循环风扇、第一制冷换热件以及半导体制冷片,所述箱体内部设有储物腔、风道,右侧设有与所述风道连通的安装槽,所述风道上部的进风端通过进风口与所述储物腔连通,下部的出风端通过出风口与所述储物腔连通,所述循环风扇设于所述风道内,用于驱使风道内空气与储物腔内空气循环流动,所述第一制冷换热件设于所述安装槽内,且其左端置于所述风道内,所述半导体制冷片设于所述第一制冷换热件右侧,且半导体制冷片的左端第一制冷换热件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冷或制热双功能储物箱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制冷换热件,所述第二制冷换热件设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右侧,且半导体制冷片右端与第二制冷换热件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制冷或制热双功能储物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冷换热件包括第一制冷换热金属板以及竖向设于第一制冷换热金属板左侧的第一制冷换热片,所述第一制冷换热片设有多个,并且相邻之间形成有第一制冷换热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冷或制热双功能储物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制冷换热件右侧设有换热风扇。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卫科,杨茗泽,宁福源,杨智威,陈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蔚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