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磷酸铁锂方形电池配组的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锂离子电池广泛的应用在动力、电子、储能等领域。磷酸铁锂电芯因长循环,高安全等优势在动力领域的应用占比也在持续增长,但对于磷酸铁锂电池来说,因其正极主料磷酸铁锂,其橄榄石结构锂离子的脱嵌为二维轨道,锂离子传输受限,使得其容量发挥受温度影响大,低温下容量无法正常发挥,进而导致在动力电池应用过程中,低温下续航能力大大降低。
2、为此为提升低温下磷酸铁锂电池的电量发挥性能,多通过材料、电芯体系、电池包设计三个层级进行优化如材料层级减小磷酸铁锂材料的颗粒粒径,包覆导电炭等;电芯层级优化电解液配方,提升电解液的离子导电率等;电池包层级使用气凝胶毡作为保温层设计,使得电芯自产热不容易散失,提升环境温度,达到提升电池电量的效果。但是,这些方法均较为复杂和繁琐,成本较高。
3、目前,还可通过配组的方式来提升电池电量,但是配组过程中会出现,电池电量无法有效发挥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磷酸铁锂方形电池配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充电过程为以0.3~0.5C充电到截止电压转恒压充电至截止电流,搁置时间为30~60分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第一放电过程为以倍率0.5~1.0C放电到2.5V,放电容量记为C1,搁置时间为30~60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第二放电过程为以倍率0.1~0.3C放电到2.0V,放电容量记为C2,搁置时间为30~60分钟。
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磷酸铁锂方形电池配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充电过程为以0.3~0.5c充电到截止电压转恒压充电至截止电流,搁置时间为30~60分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第一放电过程为以倍率0.5~1.0c放电到2.5v,放电容量记为c1,搁置时间为30~60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第二放电过程为以倍率0.1~0.3c放电到2.0v,放电容量记为c2,搁置时间为30~60分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指定soc为5%≤soc≤30%,搁置时间为6~8h。
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亮,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得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