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接口电路及其工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69765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信接口电路及其工作方法,通信接口电路安装在异构集成系统的节点上,包括通信发送端和通信接收端,通信发送端用于通过发送脉冲信号将本侧节点的数据包拆分为多个数据帧,对拆分后数据帧进行编码并按顺序发送到对侧节点的通信接收端;通信接收端,用于采用不归零编码方式接收对侧节点的通信发送端发送的数据帧,对数据帧进行译码和存储,并将传输完成的数据帧组包发送给本侧节点。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全局异步局部同步(GALS)系统,可以实现异步域和同步域之间的数据传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信接口电路及其工作方法,属于异构集成系统通信。


技术介绍

1、在异构集成系统设计中,通常使用基于时钟数据转发电路的同步互连方案和基于异步时钟的异步互连方案,在性能优势和设计约束各异的条件下进行强鲁棒性、高速、低倾斜、低抖动且低功耗的跨时钟域互连系统电路设计。同步互连方案和异步互连方案在实际的电路设计和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为了解决互连传输中的时钟域交叉问题,同步互连方案需要在互连结构中设计时钟数据转发电路,而基于锁相环等结构的时钟数据转发电路不仅增加了电路面积、系统功耗等性能指标,还增加了系统的设计难度和制作成本。而异步互连方案虽然解决了时钟网络带来的设计难度高、功耗大的问题,但是随着异构集成系统规模的不断增大,异步互连方案的互连延迟在整体逻辑延迟中会占据极大部分,如何简化异步互连方案的互连结构并优化接口电路延时也是一大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信接口电路及其工作方法,通过自时钟传输协议实现同步节点间的数据传输,电路结构更加简单,互连延迟较低,可在全局异步局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信接口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接口电路安装在异构集成系统的节点上,所述通信接口电路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接口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发送端包括发送脉冲产生逻辑模块、发送计数逻辑模块、数据帧寄存模块、编码发送模块和pkt_rdy信号同步模块,其中,pkt_rdy信号表示数据包发送完毕信号;在逻辑上,各模块的连接关系为:所述发送脉冲产生逻辑模块的一端与本侧节点连接,所述发送脉冲产生逻辑模块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发送计数逻辑模块、所述数据帧寄存模块的一端和所述pkt_rdy信号同步模块连接,所述数据帧寄存模块的另一端与所述编码发送模块的一端连接,所述编码发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接口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接口电路安装在异构集成系统的节点上,所述通信接口电路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接口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发送端包括发送脉冲产生逻辑模块、发送计数逻辑模块、数据帧寄存模块、编码发送模块和pkt_rdy信号同步模块,其中,pkt_rdy信号表示数据包发送完毕信号;在逻辑上,各模块的连接关系为:所述发送脉冲产生逻辑模块的一端与本侧节点连接,所述发送脉冲产生逻辑模块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发送计数逻辑模块、所述数据帧寄存模块的一端和所述pkt_rdy信号同步模块连接,所述数据帧寄存模块的另一端与所述编码发送模块的一端连接,所述编码发送模块的另一端与对侧节点的通信接收端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接口电路,其特征在于,利用pkt_rdy信号同步模块生成pkt_rdy信号,当pkt_rdy信号为“1”时,通过异构集成系统的节点向本侧通信发送端发送数据包;利用发送脉冲产生逻辑模块产生9个发送脉冲信号,在发送脉冲信号的驱动下,将由数据包拆分产生的8个4-bit的数据帧按顺序发送到编码发送模块,利用编码发送模块对数据帧进行编码并发送到对侧节点的通信接收端,,同时利用发送计数逻辑模块对数据帧个数进行计数;当发送计数逻辑模块判断8个数据帧发送完毕后,在最后1个发送脉冲信号的驱动下利用编码发送模块向对侧发送控制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接口电路,其特征在于,利用pkt_vld信号表示通信发送端接收的数据包是否有效,当pkt_vld信号为1时表示数据包有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接口电路,其特征在于,根据本侧通信接收端发来的发送端暂停控制信号判断本侧通信发送端是否需要暂停发送,如果需要暂停发送,则控制pkt_rdy信号同步模块暂缓拉高pkt_rdy信号,如果无需暂停发送,则控制pk...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德龙代悦周玉梅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南京智能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