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3D打印机颗粒挤出机及热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68571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4 15:37
本技术涉及3D打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3D打印机颗粒挤出机及热端,包括壳体,其内部设有容纳颗粒状耗材的内腔,壳体上设有与内腔连通的料槽和喉管,喉管的其中一端与内腔连通,喉管的另一端连接3D打印机的热端,内腔中设有螺旋杆,螺旋杆的第一端连接有驱动装置,螺旋杆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喉管内,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螺旋杆在所述喉管内旋转,形成挤压力带动内腔中的颗粒状耗材经喉管竖向输送至热端。本技术装置中,通过结构设计,利用螺旋杆与喉管配合实现挤压输送,通过控制螺旋杆的正反转实现挤出或回退,可直接采用颗粒状耗材作为原料进行3D打印,在适用于大规模生产和工业制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3d打印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新型3d打印机颗粒挤出机。


技术介绍

1、在3d打印机中,其挤出结构及热端是位于3d打印机的喷嘴处,将耗材加热并从喷嘴挤出的结构,挤出结构及热端的稳定性对打印质量和打印稳定性起到关键作用。目前市面上的3d打印机中,采用的耗材多为规则直径的线型耗材,其挤出结构采用挤出轮进行送丝,挤出轮与耗材丝接触,通过接触面产生的摩擦力持续为耗材丝提供沿轴向的驱动力,使得耗材丝实现挤出与回抽的动作,但是这种挤出结构,受加工精度影响,对颗粒状耗材不能很好的适用,尤其是对陶土、雕塑泥、巧克力、糖类等塑性材料,无法保证耗材的连续、均匀输送,也难以实现颗粒状耗材的回抽。

2、为更好地对陶土、雕塑泥、巧克力、糖类等塑性材料的颗粒状耗材进行打印,有研究者提出了螺旋式挤出机器,参见专利201921679783.5,其包括支撑座和料筒,料筒设置在支撑座上,料筒的两端分别连通有挤出头和进料筒,料筒外壁套设有加热套,进料筒的顶部连通有进料斗,进料筒的内部转动设置有螺旋叶轴,螺旋叶轴的一端伸出进料筒并同轴连接有从动轮,在支撑座上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3D打印机颗粒挤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有容纳颗粒状耗材的内腔,所述壳体上设有与内腔连通的料槽和喉管,所述喉管的其中一端与内腔连通,所述喉管的另一端连接3D打印机的热端,所述内腔中设有螺旋杆,所述螺旋杆的第一端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螺旋杆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喉管内,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螺旋杆在所述喉管内旋转,形成挤压力带动内腔中的颗粒状耗材经喉管竖向输送至热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3D打印机颗粒挤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侧面设有观察窗,用于观察壳体内部颗粒状耗材的余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3D打印机颗粒挤出机,其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3d打印机颗粒挤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有容纳颗粒状耗材的内腔,所述壳体上设有与内腔连通的料槽和喉管,所述喉管的其中一端与内腔连通,所述喉管的另一端连接3d打印机的热端,所述内腔中设有螺旋杆,所述螺旋杆的第一端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螺旋杆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喉管内,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螺旋杆在所述喉管内旋转,形成挤压力带动内腔中的颗粒状耗材经喉管竖向输送至热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3d打印机颗粒挤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侧面设有观察窗,用于观察壳体内部颗粒状耗材的余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3d打印机颗粒挤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底端设为锥形段,所述锥形段朝向所述喉管方向的半径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3d打印机颗粒挤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3d打印机颗粒挤出机,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正平朱金波黎峻严佳文康林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