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油方法、装置、回油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67328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4 15:29
本申请涉及喷油式压缩机技术领域,揭示了一种回油方法、装置、回油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自动回油器中设置的所述液位计的测量数据;基于所述测量数据,打开所述电磁阀,其中,所述自动回油器内部的液相油依次通过所述电磁阀、所述工艺截止阀、所述调节阀以及所述雾化喷口进入到所述压缩机主机,所述自动回油器内部的液相油是通过所述同轴型虹吸回油管将油气分离的所述滤芯筒体内部容腔的液相油自动排入至所述自动回油器中的,能够避免回油过程中由于气体的高低压短路造成的容积效率的降低,避免了间歇式回油对压缩机进排气压力的冲击和振荡,也避免了对下游排气管道中油污染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喷油式压缩机,尤其涉及一种回油方法、装置、回油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1、螺杆式压缩机可利用往复式(活塞式)压缩机和离心式压缩机的优点,具有零部件少、免维护周期长等优点,是一种工业上常用的通用机械。为提高压缩机的热效率,采用喷油式以降冷却压缩热,使得整个压缩过程更接近等温过程,因为等温压缩是具有最高热效率的理想过程。

2、在压缩机的使用过程中,包括空压机和制冷剂压缩机,一般又要求压缩机排气中的油含量控制在10ppmw以内,从而对使用工质不造成油污染。所以根据对油含量的控制水平,一般采用一次或者多次的油分离方式实现洁净度。对于99%以上的粗分离下来的液相油,直接通过压差或者油泵流回到压缩机的喷油口,循环使用。但对于低于1%质量含量的油,只能采用由纤维材料构成的滤芯进行过滤,过滤下来的油主要通过压差直接回到压缩机的吸气端。相似的方案是直接进行高低压之间的短路旁通,以保障回油的畅通,但几乎大多数的时间内旁通损失1-5%左右的容积流量,造成压缩机容积效率的下降。而也有采用程序间隙式回油,由于没有对回油、回气的控制,造成压缩机进气和排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回油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回油设备,其中,所述回油设备包括同轴型虹吸回油管、一次油分离滤芯、滤芯筒体、一次旋风式油分离器、自动回油器、液位计、电磁阀、工艺截止阀、调节阀、雾化喷口、压缩机主机,所述同轴型虹吸回油管包括中心通道与同轴外管,中心通道设置在所述同轴外管的中心轴上,所述压缩机主机的排气端与所述一次旋风式油分离器的入气端连接,所述一次旋风式油分离器内部设有所述滤芯筒体,所述滤芯筒体设有一次油分离滤芯,所述同轴型虹吸回油管的中心通道与同轴外管的一端均设置在所述滤芯筒体的底部,所述同轴型虹吸回油管的中心通道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自动回油器的底部,所述同轴型虹吸回油管的同轴外管的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油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回油设备,其中,所述回油设备包括同轴型虹吸回油管、一次油分离滤芯、滤芯筒体、一次旋风式油分离器、自动回油器、液位计、电磁阀、工艺截止阀、调节阀、雾化喷口、压缩机主机,所述同轴型虹吸回油管包括中心通道与同轴外管,中心通道设置在所述同轴外管的中心轴上,所述压缩机主机的排气端与所述一次旋风式油分离器的入气端连接,所述一次旋风式油分离器内部设有所述滤芯筒体,所述滤芯筒体设有一次油分离滤芯,所述同轴型虹吸回油管的中心通道与同轴外管的一端均设置在所述滤芯筒体的底部,所述同轴型虹吸回油管的中心通道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自动回油器的底部,所述同轴型虹吸回油管的同轴外管的另一端设置在靠近所述自动回油器的外部区域,所述自动回油器设有所述液位计,所述自动回油器的排油端连接所述电磁阀的入口端,所述电磁阀的出口端连接所述工艺截止阀的入口端,所述工艺截止阀的出口端连接所述调节阀的一端,所述调节阀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雾化喷口的一端,所述雾化喷口的喷洒端连接所述压缩机主机的入口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油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忠军王炳明刘立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