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正压电效应的轴向电涡流阻尼俘能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66968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4 15: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结构振动控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正压电效应的轴向电涡流阻尼俘能器。技术包括中心轴、缸套、电涡流消能组件、第一压电俘能组件与第二压电俘能组件,所述缸套轴向开设有安装腔,在安装腔内设置电涡流消能组件,所述电涡流消能组件轴向开设有通孔,所述中心轴独立穿装于通孔内,该中心轴的左端伸出缸套以连接待减震结构,在中心轴的外伸部分套设有第一压电俘能组件,在所述安装腔内的右端设置第二压电俘能组件,所述中心轴的右端与所述压电效能组件紧贴。减小了轴向阻尼器的整体摩擦力,提高了整体结构的耐久性,使阻尼器更加灵敏;增强了消能减振能力,适用范围更广;提高了设备的平稳性和精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结构振动控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正压电效应的轴向电涡流阻尼俘能器


技术介绍

1、传统的轴向阻尼器多以油阻尼器为主,而油阻尼器密封性、耐久性需要定期维修检查,这会增加维修成本。同时密封件的存在使得阻尼器的摩擦力较大,因此油阻尼器较不适合应用在工作频繁且要求启动灵敏的工作环境。此外,传统阻尼器在工作时往往存在构件之间的直接摩擦与碰撞,从而减少了阻尼器的使用寿命;同时,这些传递至阻尼器上的振动能通常直接耗散掉,未曾有对振动能收集利用的方式,这样使振动能产生了大量浪费。

2、为此,中国专利cn218000241u公开了一种电涡流阻尼器,通过壳体、活动导杆以及磁性组件形成电涡流阻尼系统,在待减振结构产生振动时,活动导杆受迫产生轴向拉压运动与磁性组件发生相对位移以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涡电流,感应涡电流产生与原磁场方向相反的磁场,进而产生阻碍活动导杆与原磁场相对运动的阻尼力,同时活动导杆内产生的感应涡电流以热能的形式不断地耗散到周围的环境中,从而对待减振结构进行消能减振,再通过导向组件和抗风组件确保运动平稳。但该专利结构适用范围较小,且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正压电效应的轴向电涡流阻尼俘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轴(1)、缸套(6)、电涡流消能组件、第一压电俘能组件与第二压电俘能组件,所述缸套(6)轴向开设有安装腔,在安装腔内设置电涡流消能组件,所述电涡流消能组件轴向开设有通孔,所述中心轴(1)独立穿装于通孔内,该中心轴(1)的左端伸出缸套(6)以连接待减震结构,在中心轴(1)的外伸部分套设有第一压电俘能组件,在所述安装腔内的右端设置第二压电俘能组件,所述中心轴(1)的右端与所述压电效能组件紧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正压电效应的轴向电涡流阻尼俘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电俘能组件包括左弹簧(3)与第一压电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正压电效应的轴向电涡流阻尼俘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轴(1)、缸套(6)、电涡流消能组件、第一压电俘能组件与第二压电俘能组件,所述缸套(6)轴向开设有安装腔,在安装腔内设置电涡流消能组件,所述电涡流消能组件轴向开设有通孔,所述中心轴(1)独立穿装于通孔内,该中心轴(1)的左端伸出缸套(6)以连接待减震结构,在中心轴(1)的外伸部分套设有第一压电俘能组件,在所述安装腔内的右端设置第二压电俘能组件,所述中心轴(1)的右端与所述压电效能组件紧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正压电效应的轴向电涡流阻尼俘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电俘能组件包括左弹簧(3)与第一压电组件(4),所述第一压电组件(4)独立套设在中心轴(1)的外伸部分,所述左弹簧(3)外套在第一压电组件(4)上,在所述中心轴(1)的左端形成有限位面,所述左弹簧(3)的两端分别和所述限位面、缸套(6)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压电组件(4)的左端均和和所述限位面固定连接,第一压电组件(4)的右端和缸套(6)的左端紧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正压电效应的轴向电涡流阻尼俘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电组件(4)由多个环形压电元件层叠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正压电效应的轴向电涡流阻尼俘能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限位面右侧的中心轴(1)上套装有挡片(2),所述左弹簧(3)、第一压电组件(4)设置在挡片(2)和缸套(6)的左端面之间,且左弹簧(3)的左端、第一压电组件(4)的左端均和挡片(2)的右侧表面固定连接。

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成龙李书震孟海龙赵辉宏
申请(专利权)人: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