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生产用辊压生产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66155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4 15: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缆生产用辊压生产设备,涉及生产设备领域。它包括十字形的机壳,机壳内设置有竖直辊压轮组和水平辊压轮组,竖直辊压轮组对称分布在机壳内前后两端,且水平辊压轮组均匀分布在竖直辊压轮组之间;机壳前后两端均接通连接有套管,套管与水平辊压轮组和竖直辊压轮组处于同一直线上;隔膜两端贯穿竖直辊压轮组和水平辊压轮组,并分别与套管接通连接;套管均向外突出于机壳外壁,且同轴接通安装有锥形的清理管,清理管远离机壳的一侧其直径大于另一侧直径,且清理管内设置有清理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电缆穿引至机壳内后,利用竖直辊压轮组和水平辊压轮组对电缆进行多次封闭辊压,提升辊压效果和辊压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产设备领域,涉及电缆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电缆生产用辊压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1、电缆生产时,将导体原材料通过拉丝机模孔拉制出所需规格的单丝,并通过将多根单丝绞合在一起,制成符合要求的线芯,而后将制好的线芯穿过挤塑机,以让绝缘层包裹住线芯,完成电缆的生产。线芯穿过挤塑机后,需要对电缆进行辊压,以确保电缆的线芯与绝缘层紧密贴合,减少空气隙和凸起,增强电缆的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电缆的电气性能和使用寿命。

2、现电缆生产所使用的辊压设备,通常为一次辊压,即,通过一对辊压对电缆表面进行辊压处理,因其与电缆的辊压接触面积有限,使辊压效果不佳。而通过增加辊压轮的数量,提高与电缆的辊压面积,提升辊压效果。但因为辊压轮数量的提升,使电缆的穿引操作不便。

3、且现所使用的辊压设备,通常使电缆直接暴露在生产环境中,因此需要保障生产环境的质量。如生产环境质量不佳,生产环境中漂浮的灰尘,附着在电缆表面后,随着辊压设备对电缆的辊压,会将灰尘等杂质压在电缆表面,对电缆造成损伤,影响电缆的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生产用辊压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十字形的机壳(1),机壳(1)内设置有竖直辊压轮(2)组和水平辊压轮(3)组,竖直辊压轮(2)组对称分布在机壳(1)内前后两端,且水平辊压轮(3)组均匀分布在竖直辊压轮(2)组之间;机壳(1)前后两端均接通连接有套管(4),套管(4)与水平辊压轮(3)组和竖直辊压轮(2)组处于同一直线上;套管(4)之间设置有环形的隔膜(5),隔膜(5)两端贯穿竖直辊压轮(2)组和水平辊压轮(3)组,并分别与套管(4)接通连接;套管(4)均向外突出于机壳(1)外壁,且同轴接通安装有锥形的清理管(6),清理管(6)远离机壳(1)的一侧其直径大于另一侧直径,且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生产用辊压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十字形的机壳(1),机壳(1)内设置有竖直辊压轮(2)组和水平辊压轮(3)组,竖直辊压轮(2)组对称分布在机壳(1)内前后两端,且水平辊压轮(3)组均匀分布在竖直辊压轮(2)组之间;机壳(1)前后两端均接通连接有套管(4),套管(4)与水平辊压轮(3)组和竖直辊压轮(2)组处于同一直线上;套管(4)之间设置有环形的隔膜(5),隔膜(5)两端贯穿竖直辊压轮(2)组和水平辊压轮(3)组,并分别与套管(4)接通连接;套管(4)均向外突出于机壳(1)外壁,且同轴接通安装有锥形的清理管(6),清理管(6)远离机壳(1)的一侧其直径大于另一侧直径,且清理管(6)内设置有清理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生产用辊压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的半壳(101),半壳(101)借助装配件对接锁紧,且半壳(101)借助安装组件与套管(4)安装;上下分布的半壳(101)上均设置有竖直装配槽(1011)和水平装配槽(1012),竖直装配槽(1011)对称设置在半壳(101)前后两端,水平装配槽(1012)均匀分布在竖直装配槽(1011)之间;竖直辊压轮(2)组和水平辊压轮(3)组分别与竖直装配槽(1011)和水平装配槽(1012)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生产用辊压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件包括在机壳(1)上呈周向分布的螺栓(102),螺栓(102)均贯穿上下分布的半壳(101),并螺纹连接有隔套(103),螺栓(102)和隔套(103)分别与半壳(101)外壁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生产用辊压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包括设置在半壳(101)前后两端的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丽莎
申请(专利权)人:鑫缆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