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地下运矿车维修折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66151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4 15:22
本技术涉及维修折叠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地下运矿车维修折叠装置,包括自行车身,所述自行车身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U型板,两个U型板的一侧均固定套接有胶垫,两个U型板上共同转动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两端均设置有转动装置,两个转动装置的上端均贯穿两个U型板的顶部,横板的两端固定连接在自行车身的顶端。本技术便于有效地处理地下运矿车维修时能快速使维修用平台能快速移动且便于快速上升到位,便于维修人员达到运矿车的维修位置,以便快速进行维修作业,通过第一锥形齿轮与第二锥形齿轮的配合带动丝杠件使固定架带动底板上下运动完成升降工作,结构稳固安全并且配有护栏及反光带,安全性能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维修折叠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地下运矿车维修折叠装置


技术介绍

1、地下运矿车是以柴油机为原动机、液压或液力-机械传动、铰接式车架、轮胎行走、后端后卸式料斗的装载、运输和卸载设备,主要用于地下矿山和隧道工程,地下运矿车机身低矮、驾驶室横向或纵向布置、采用光面或半光面地下矿用耐切割工程轮胎且装有柴油机尾气净化装置。

2、一些采用半挂车成橇的设备,由于受到半挂车车辆上路宽度的限制,四周增加不了固定式维修平台,如果让车辆本身携带一些便携式的操作平台也比较麻烦,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可折叠的操作平台,在车辆行驶的时候把平台收缩回来,保证车辆不超宽,在作业的时候把平台伸出来保证维修操作时可以使用。

3、上述技术方案中,安装在车体上,不利于使用,为了更好的降低成本,需要设置便于快速升降折叠的维修用装置,如何能使工作人员快速上升到合适为止以便进行维修,这是本领域工作人员所面临的难点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地下运矿车维修折叠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地下运矿车维修折叠装置,包括自行车身(17),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行车身(17)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U型板(11),两个U型板(11)的一侧均固定套接有胶垫(16),两个U型板(11)上共同转动连接有横杆(8),所述横杆(8)的两端均设置有转动装置,两个转动装置的上端均贯穿两个U型板(11)的顶部,横板(7)的两端固定连接在自行车身(17)的顶端,所述横板(7)上滑动安装有两个丝杠件(2),两个丝杠件(2)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转动装置的一端,两个丝杠件(2)上共同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的两侧均设置有挡板(1),两个挡板(1)的底端均固定连接在横板(7)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地下运矿车维修折叠装置,包括自行车身(17),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行车身(17)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u型板(11),两个u型板(11)的一侧均固定套接有胶垫(16),两个u型板(11)上共同转动连接有横杆(8),所述横杆(8)的两端均设置有转动装置,两个转动装置的上端均贯穿两个u型板(11)的顶部,横板(7)的两端固定连接在自行车身(17)的顶端,所述横板(7)上滑动安装有两个丝杠件(2),两个丝杠件(2)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转动装置的一端,两个丝杠件(2)上共同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的两侧均设置有挡板(1),两个挡板(1)的底端均固定连接在横板(7)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地下运矿车维修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装置包括固定套接在横杆(8)上的第二锥形齿轮(14),所述第二锥形齿轮(14)的一侧抵触有第二垫板(15),所述第二锥形齿轮(14)的一端啮合有第一锥形齿轮(13),所述第一锥形齿轮(13)的上端抵触有第一垫板(12),所述第一锥形齿轮(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卫国孟森李雪军姜亦军楚涛涛刘命宗刘峻宇刘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德瑞矿山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