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椎间融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661369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4 15:2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椎间融合器,涉及骨科医疗器械领域。包括实体区和多孔结构区;所述实体区包括上端面、下端面和器械槽;所述多孔结构区域设置于所述椎间融合器外表面和内部;所述多孔结构区为由多根杆形成的、并且具有多个通孔的孔隙结构。本技术提供的椎间融合器不设置植骨仓,多孔结构区分布于所述椎间融合器外表面和内部,提高了骨融合面积,更有利于骨长入,同时多孔结构有很好的力学性能,降低了产品的弹性模量,提供了足够的力学支撑,并提高了防止融合器脱出的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椎间融合器


技术介绍

1、椎间融合器作为骨科手术中椎间替代物,经过了多年发展已经趋于成熟。传统椎间融合器的结构,基本都设置植骨仓。植骨仓的大小决定了早期骨长入的面积,植骨仓过大,导致椎间融合器终板与上下椎骨接触面积过小,容易出现融合器松动、塌陷、不融合等问题,进而给患者带来经济上的负担。

2、有植骨仓的椎间融合器在植骨手术中,医生需要提取患者自体骨或者使用异体骨植骨材料,取自体骨会对患者造成更大的创伤,使用异体骨会造成额外的花费,手术费用更高,植骨仓的取消可以简化手术流程,降低手术时间,降低手术失误的概率,并降低术中感染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椎间融合器;

2、本技术提供的椎间融合器,包括实体区域(1)和多孔结构区域(2);所述实体区域(1)包括上端面(3)、中部(4)、下端面(5);所述多孔结构区域(2)分布于所述椎间融合器外表面和内部;其中,所述多孔结构区域(2)通过多个孔隙结构(6)填充堆叠形成。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实体区域(1)和多孔结构区域(2);所述实体区域(1)包括上端面(3)、中部(4)、下端面(5);所述多孔结构区域(2)分布于所述椎间融合器外表面和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7)包括直杆结构、弯杆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本体侧壁(9)上设有器械槽(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实体区域(1)和多孔结构区域(2);所述实体区域(1)包括上端面(3)、中部(4)、下端面(5);所述多孔结构区域(2)分布于所述椎间融合器外表面和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靖刘昊徐凯文晓宇孙陆马学为
申请(专利权)人:智塑健康科技嘉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