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肤科用伤口负压清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66132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4 15:22
一种皮肤科用伤口负压清洗装置,涉及皮肤伤口清理设备技术领域,为了解决清洗过程中敷料肿胀,导致患者皮肤泡水严重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废液收集部件的输入端与智能机箱一侧设置的废液导流管的输出端连通连接,废液导流管的输入端设置有伤口敷料,废液导流管插入到伤口敷料的一端,伤口敷料的另一端插入有清洗液导流管,清洗液导流管的输入端设置在智能机箱上,且与智能机箱内侧设置的清洗液输送部件的输入端连接,废液收集部件通过连通器与清洗液输送部件连通连接,进而达到清洗液与废液形成负压流通,无需电动设备,且负压流通流速稳定,对伤口损伤小,进一步大大提高清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皮肤伤口清理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皮肤科用伤口负压清洗装置


技术介绍

1、皮肤科用伤口负压清洗是一种创新的伤口治疗技术,它结合了伤口负压治疗的原理与伤口冲洗的过程。这项技术旨在促进难愈合伤口的愈合,尤其是感染性或慢性伤口。伤口负压治疗是一种通过创建一个局部负压环境来促进伤口愈合的治疗方法。它可以帮助抽走伤口周围的液体和感染物,减少水肿,增加血流和新生组织的形成。而伤口负压清洗在这一基础上增加了冲洗步骤,即在连续或间断的负压环境中,通过专用的泵和管路系统向伤口输送清洗液,通常是生理盐水或抗菌溶液。冲洗液的作用是帮助清除伤口床的外源性杂质、减少感染风险,并且清除死亡组织,为伤口愈合创造一个更干净的环境。

2、现如今公开号为cn115153897u的一种皮肤科用创面护理装置,箱体的底端开设有废液腔,箱体的顶端开设有清洗液腔,废液腔的顶端中部开设有负压腔,箱体的右侧开设有与负压腔内腔相连通的出气口,箱体的顶端通过铰链设置有顶盖,顶盖的顶端中部设置有操作平台,清洗液腔的内腔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软管,两个软管的外端分别延伸出箱体的左右两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皮肤科用伤口负压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括智能机箱(1)以及安装在智能机箱(1)内侧的废液收集部件(2),所述废液收集部件(2)的输入端与智能机箱(1)一侧设置的废液导流管(5)的输出端连通连接,所述废液导流管(5)的输入端设置有伤口敷料(7),所述废液导流管(5)插入到伤口敷料(7)的一端,所述伤口敷料(7)的另一端插入有清洗液导流管(6),所述清洗液导流管(6)的输入端设置在智能机箱(1)上,且与所述智能机箱(1)内侧设置的清洗液输送部件(3)的输入端连接,废液收集部件(2)通过连通器(4)与清洗液输送部件(3)连通连接,医护人员通过泵压将清洗液输送到清洗液输送部件(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皮肤科用伤口负压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括智能机箱(1)以及安装在智能机箱(1)内侧的废液收集部件(2),所述废液收集部件(2)的输入端与智能机箱(1)一侧设置的废液导流管(5)的输出端连通连接,所述废液导流管(5)的输入端设置有伤口敷料(7),所述废液导流管(5)插入到伤口敷料(7)的一端,所述伤口敷料(7)的另一端插入有清洗液导流管(6),所述清洗液导流管(6)的输入端设置在智能机箱(1)上,且与所述智能机箱(1)内侧设置的清洗液输送部件(3)的输入端连接,废液收集部件(2)通过连通器(4)与清洗液输送部件(3)连通连接,医护人员通过泵压将清洗液输送到清洗液输送部件(3)内部,随着液体的输送,并通过连通器(4)使得废液收集部件(2)内部产生负压,待清洗液输送部件(3)几乎充满后,通过清洗液输送部件(3)输送倾斜液经过清洗液导流管(6)进入到伤口敷料(7)内部,清洗的废液通过废液导流管(5)回流到清洗液输送部件(3)内部,形成自压的微流速闭环清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皮肤科用伤口负压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液收集部件(2)包括收集桶(21)以及安装在收集桶(21)上端的输入管(22),所述输入管(22)的输入端与废液导流管(5)的输出端连通连接,所述收集桶(21)的内侧开设有空腔一(211),位于所述空腔一(211)内部设置有活塞片一(2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皮肤科用伤口负压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管(22)与空腔一(211)的连通处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控制输入管(22)液体输送到空腔一(211)内,但空腔一(211)内气体无法反向进入到输入管(22)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皮肤科用伤口负压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液输送部件(3)包括储液桶(31),所述储液桶(31)的内侧开设有空腔二(311),位于所述空腔二(311)内部设置有活塞片二(32),所述储液桶(31)的外侧设置有三通管(34),所述三通管(34)上设置有控制阀(33),所述三通管(34)的一端与电输送部件(8)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输送部件(8)的输出端设置有输出管(35),所述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伟朱薇
申请(专利权)人: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