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定翼无人机回收系统用脱线模块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66030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4 15:21
本技术涉及一种固定翼无人机回收系统用脱线模块,其中连接接头一端的两侧均设有弹性固定底座,并且弹性固定底座上设有两个支座,两个支座之间形成脱线环槽,两个支座内部均设有弹簧,两个支座靠近脱线环槽一侧均设有顶球,两个支座远离脱线环槽一侧均设有压帽,所述弹簧一端与对应的顶球相抵、另一端与对应的压帽相抵,脱线环两端均设有环体固定部,并且所述环体固定部设于对应侧弹性固定底座上的脱线环槽中并通过两侧的顶球顶紧固定,环体固定部两侧设有顶球卡槽,且顶球嵌入对应侧的顶球卡槽中。本技术有效避免了固定翼无人机回收时产生的冲击力对拦阻索支撑机构造成的影响,同时也避免了脱线环绕线卡线情况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固定翼无人机回收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固定翼无人机回收系统用脱线模块


技术介绍

1、固定翼无人机在海洋或陆地的环境监测、测绘、巡逻救援等领域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环境监测等应用场景中,由于其他工具受运动速度和机动能力等限制,其很难在短时间内进行大范围的环境覆盖式监测,而固定翼无人机具有速度快、机动性强、活动范围大、续航时间长等优点,其可以快速进行大范围覆盖式环境监控,特别是当多架无人机同时协同作业时,可极大地提高作业效率,并且固定翼无人机技术相对成熟,研制成本低。

2、现有技术中的固定翼无人机回收可以采用拦阻索和挂钩钩挂的方式使无人机在有限空间的甲板上减速直至停止,但这会对拦阻索的支撑机构产生巨大的冲击,因此在固定翼无人机回收时,在保证拦阻索能够与固定翼无人机尾钩钩挂以起到拦阻作用的同时,当无人机减速时,如何保证拦阻索能够与拦阻索支撑机构及时分开以避免拦阻索的冲击力蔓延至拦阻索支撑机构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定翼无人机回收系统用脱线模块,其有效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定翼无人机回收系统用脱线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接头(2)、弹性固定底座(3)和脱线环(4),其中连接接头(2)靠近拦阻索(1)一端的两侧均设有弹性固定底座(3),并且所述弹性固定底座(3)上设有两个支座(302),两个支座(302)之间形成脱线环槽(307),两个支座(302)内部均设有弹簧(305),两个支座(302)靠近所述脱线环槽(307)一侧均设有顶球(306),两个支座(302)远离所述脱线环槽(307)一侧均设有压帽(305),所述弹簧(305)一端与对应的顶球(306)相抵、另一端与对应的压帽(305)相抵,所述脱线环(4)两端均设有环体固定部(402),并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定翼无人机回收系统用脱线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接头(2)、弹性固定底座(3)和脱线环(4),其中连接接头(2)靠近拦阻索(1)一端的两侧均设有弹性固定底座(3),并且所述弹性固定底座(3)上设有两个支座(302),两个支座(302)之间形成脱线环槽(307),两个支座(302)内部均设有弹簧(305),两个支座(302)靠近所述脱线环槽(307)一侧均设有顶球(306),两个支座(302)远离所述脱线环槽(307)一侧均设有压帽(305),所述弹簧(305)一端与对应的顶球(306)相抵、另一端与对应的压帽(305)相抵,所述脱线环(4)两端均设有环体固定部(402),并且所述环体固定部(402)设于对应侧弹性固定底座(3)上的脱线环槽(307)中并通过两侧的顶球(306)顶紧固定,所述环体固定部(402)两侧设有顶球卡槽(4021),且顶球(306)嵌入对应侧的顶球卡槽(4021)中,拦阻索(1)穿过所述脱线环(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翼无人机回收系统用脱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接头(2)包括接头座体(201)和设于所述接头座体(201)一端的接头连接部(202),所述接头座体(201)一侧为与所述弹性固定底座(3)连接的座体安装面,并且所述座体安装面中部设有限位凸台(2011),两个弹性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玉庆谷丰张洺溪李鹏张猛皮廷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