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绕组嵌线设备及嵌线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65868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4 15: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机定子嵌线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电机绕组嵌线设备及嵌线方法。其中,电机绕组嵌线设备包括工作台和嵌线组件,工作台设有用于定位并锁紧铁芯的定位工装及控制系统;嵌线组件包括驱动组件、压线部件和束线部件。将绕组线圈按照所需绕组形式约束在定子铁芯端部,然后通过控制系统控制驱动组件将绕组线圈在压线部件及束线部件的作用下,由上而下、由外向内挤压嵌入到电机定子嵌线槽内,从而完成嵌线操作。在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机绕组嵌线设备中,可通过机器实现定子的任意形式绕组嵌线,尤其双层绕组嵌线,并解决双层绕组层间绝缘问题,大幅提升嵌线效率及电机槽满率,提高电机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定子嵌线,尤其涉及一种电机绕组嵌线设备及嵌线方法


技术介绍

1、在电机的制造工艺过程中,电机定子的绕组嵌设过程对于电机整体的工艺进程有着重要影响,目前绕组的嵌线方法主要分为人工嵌线和机器嵌线。

2、电机设计时,为了抑制反电势谐波、提高反电势正旋度、减小反电势谐波引起的发热、降低电磁振动,通常采用双层绕组,比如双层叠绕组。但是采用这种绕组,需要处理层间绝缘,所以无法使用机器自动嵌线,只能采用人工嵌线。人工嵌线效率低、成本高、槽满率低、电机绕组端部高度高,导致电机铜损较大。现有技术中的嵌线机只能完成单层绕组嵌线,槽满率不高、绕组端部高度较大,也会导致电机铜损较大。且由于嵌线时电机槽口必须有一定的宽度要求,因此对抑制电机齿槽力和齿槽谐波造成很大的约束,限制了齿槽力和齿槽谐波的优化设计方向。

3、因此,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机绕组嵌线设备和方法,能够实现外嵌线型电机任意形式绕组嵌线,并解决了现有机器无法实现双层绕组层间绝缘的问题,还大幅提升电机槽满率,极大地降低了绕组铜损。同时对电机槽口尺寸结构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绕组嵌线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绕组嵌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工装(210)包括:定位芯轴(211)、胀套(212)和锁紧件(2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绕组嵌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芯轴(211)设有限位台阶(2113),所述限位台阶(2113)用于对所述铁芯(100)进行支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绕组嵌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工装(210)还包括支撑部件(214),所述支撑部件(214)包括相互连接的支撑盘体(2141)和支撑柱(2142),通过所述支撑盘体(2141)和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绕组嵌线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绕组嵌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工装(210)包括:定位芯轴(211)、胀套(212)和锁紧件(2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绕组嵌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芯轴(211)设有限位台阶(2113),所述限位台阶(2113)用于对所述铁芯(100)进行支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绕组嵌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工装(210)还包括支撑部件(214),所述支撑部件(214)包括相互连接的支撑盘体(2141)和支撑柱(2142),通过所述支撑盘体(2141)和所述支撑柱(2142),所述定位芯轴(211)固定连接于所述工作台(2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绕组嵌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10)包括压件(311)、第一驱动部件(312)和第二驱动部件(313),所述压件(311)通过所述第二驱动部件(313)安装于所述第一驱动部件(312),所述第二驱动部件(313)用于驱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嘉琛付江寒徐润李凡周扬杨昌鹏付波王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精雕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