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合亚热带地区秋植花生的地膜覆盖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65657 阅读:6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合亚热带地区秋植花生的地膜覆盖栽培方法。本方法是在上茬作物收获后尽快整地,将整地和施肥结合在一起进行,采用一次性施肥方式;在播种之前先进行盖膜焖地,利用亚热带地区夏末秋初的高温杀灭土壤中部分病菌、杂草和害虫;采用先打孔后播种技术,花生种子播于孔内,种子不覆盖在地膜内,防止高温烤死种子;采用覆土盖种压膜技术,防止膜内热气流逸出灼伤幼苗;同时有效减少暴雨后土壤中的水分含量,有利于花生种子的萌发。本发明专利技术简便实用、易于掌握,便于推广普及,其解决了亚热带地区秋季种植花生不能应用地膜覆盖技术的问题,显著提高了亚热带地区秋植花生的产量,尤其适合于亚热带雨养地区的旱地和望天田的秋花生栽培。

Film mulching cultivation method suitable for autumn planting peanut in subtropical area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ilm mulching cultivation method suitable for autumn planting peanut in subtropical area. The preparation method is as soon as possible in the stubble after harvesting the crops, the soil preparation and fertilization together, using disposable fertilization before sowing; in the cover film stew, the subtropical high temperature killing soil in late summer and early autumn in bacteria, weeds and pests; using seeding technology after the first punch, peanut seeds sowing in the hole, the seeds covered in the film, to prevent the high temperature roasting the seeds; soil cover for film technology, to prevent the hot air in the film exit burns seedlings; while effectively reducing the moisture content of the soil after heavy rain, is conducive to the germination of peanut seeds. The invention is simple and practical, easy to master, easy to popularize, which solves the problem of peanut planting in autumn subtropical regions cannot be used covering technology,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autumn planted peanuts in the subtropical regions of the yield, especially suitable for Autumn Peanut Cultivation in Rainfed upland field and subtropical regions of the sk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作物栽培
,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地膜覆盖栽培是一种在种植作物的土地上覆盖薄膜来提高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水分和养分的技术,通过创造更适宜作物生长的土壤生态环境来达到增加作物产量和改善产品品质的目的。花生是地上开花地下结果作物,荚果在土壤中生长成熟的时间长,受土壤温度、水分和养分的影响大,故地膜覆盖对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甚大。试验结果表明,以露地栽培相比较,花生地膜覆盖栽培能提早10 15天成熟,增产达20 50%左右。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已经在我国长江流域、长江以北地区和华南地区的花生生产上广泛应用。但目前的花生地膜覆盖方法在华南地区仅适用于春植花生栽培,秋植花生仍不能应用地膜覆盖技术。我国华南地区属亚热带地区,夏末秋初气候炎热,秋植花生一般在8月初即立秋前后10天左右播种,如采用地膜覆盖,此时膜内温度可达到50 6(TC,花生种子会被灼伤,无法正常萌发和生长,导致失收。这是目前已广泛应用的花生地膜覆盖技术难以应用于亚热带地区秋植花生生产的主要原因。 我国华南地区每年有数百万亩的秋植花生,大多分布在旱坡地上,频繁的秋季干旱对秋植花生的影响很大,故产量一般比春植花生的低1/3。如果能对现有的花生地膜覆盖技术进行改进,在发挥其保水保肥功能的同时,又能减轻夏秋季膜内温度过高的影响,将能显著提高亚热带地区秋植花生的产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包括以下步骤 (1)整地和施肥选择沙质壤土,为赶农时(即赶季节),在上茬作物收获后,整地,开沟起畦;整地的同时施肥,肥料与土壤耕作层混合均匀;由于盖膜后不能再追肥,因此肥料为一次性施用,施肥量根据土壤肥力情况以及花生整个生育期所需肥量决定; (2)地膜覆盖完成步骤(1)后进行盖膜,覆盖地膜时要使地膜紧贴畦面土表,不留空隙,地膜要平展无皱折,在畦边与沟交会处将膜边压紧,以防风吹起地膜;所述膜的厚度小于0. 008毫米; (3)打孔播种在地膜上打孔,将表土裸露出来;孔间的距离根据种植密度的需要进行调节;选用饱满、健康无病的花生籽粒作种子,消毒后再进行播种;播种的时间为立秋前10天至立秋后10天,纬度偏高地区适当早播,纬度偏低地区适当迟播,秋花生播种太早,因气温过高,营养生长期过分縮短,花期处在高温长日照阶段,影响花器发育和开花授粉,造成结荚少,播种太迟,则因后期气温低,造成荚果不饱满;播种的土壤的湿度要求为以手 紧握泥土成团,手松开泥土即散;在孔内播种,下种深度以4. 0 5. 0厘米为好,覆土盖种压 膜,播下的种子不能覆盖在地膜内,避免高温烤死种子; (4)合理密植每亩株数至少为2万株; (5)田间管理保持土壤湿润,防止积水,控制花生植株生长过旺,防治细菌病害 和防治害虫病害; (6)收获当花生上部叶片变黄,果仁红润饱满,果壳纹路清晰时,即可收获。 步骤(1)中所述的沙质壤土优选为土质疏松、耕作层深厚的沙质壤土 ; 步骤(1)中所述整地的要求是细碎平整,避免有大土块,以免影响盖膜效果; 步骤(1)中所述开沟起畦要求为畦的宽度比地膜的宽度少40 50厘米,畦的高 度为15 25厘米,由于花生是不耐涝作物,必须开好三级环田排水沟,沟沟相通,以防积 水,沟宽25 30厘米; 步骤(1)中所述的施肥优选每亩施用农家土杂肥1000 2000公斤,或者按每亩纯氮9公斤、氧化磷6公斤和氧化钾9公斤的量折算为具体肥料种类施用; 步骤(2)中更有选为盖好膜后焖地5 IO天,利用膜内持续高温杀死土壤中的部分病菌、杂草和害虫,以及加速土壤中有机还原物质的熟化分解; 步骤(2)中所述的膜的厚度优选为0. 005毫米; 步骤(2)中所述的膜为普通地膜,在覆盖前应用芽前除草剂喷洒畦面; 所述芽前除草剂优可选丁草胺、乙草胺或异丙甲草胺中的至少一种;芽前除草剂用量不能太多,否则影响花生幼苗生长;除草剂的使用浓度可参考厂家提供的使用说明。步骤(2)中所述的膜更优选为除草地膜; 步骤(3)中所述的消毒优选每100斤种子用90 100克多菌灵拌种消毒; 步骤(3)中所述的孔优选为圆孔; 所述的圆孔的直径为6. 0 8. 0厘米; 步骤(3)中所述在地膜上打孔优选使用打孔装置操作; 所述的打孔装置包括两条横樑、两条行距固定棒和打孔器;两条行距固定棒的同 一端分别有一个短孔槽,行距调节螺丝位于短孔槽内;两条行距固定棒分别位于横樑的两 端,其通过行距调节螺丝调节两条横梁之间的距离,两条横樑和两条行距固定棒成矩形并 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每条横樑上开有一条长孔槽,株距调节螺丝位于长孔槽内;打孔器 为中空圆柱体,下端是一圈锯齿,上端装有固定板,固定板为平顶的n形,其下端固定住打 孔器,其顶端和横梁通过株距调节螺丝进行铆接,定位打孔器; 所述的打孔装置更优选分别在每条横樑的末端加装有一个手柄,以更方便地操作 打孔装置。 步骤(3)中所述的覆土盖种压膜是指在覆土盖种的同时要用土将圆孔周边的地 膜压紧,以及防止膜内热气流逸出灼伤幼苗; 步骤(5)中所述保持土壤湿润通过畦沟缓慢灌水渗透实现;所述防治积水通过疏 通田间排灌沟实现;所述控制花生植株生长过旺通过喷施O. 1%的B9或多效唑来调节控 制;所述防治细菌病害通过使用百菌清800倍液交替喷洒2至3次进行防治;所述防治害虫 病害通过喷施敌百虫800倍液实现; 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在本专利技术之前,我国亚热带地区 还没有人成功应用地膜覆盖技术种植秋花生。限制地膜覆盖技术在秋植花生上应用的原因 是夏秋季膜内温度过高。本专利技术中盖膜焖地技术可有效地利用夏季的高温强光,杀死膜内 土壤中部分病菌、杂草和害虫,是一种防治病虫害的环保方法。先打孔后播种技术可避免膜 内高温对种子的伤害。覆土盖种压膜方法能避免膜内热气流逸出灼伤幼苗。夏秋季的暴雨 天气造成土壤中滞留过多水分,容易引起烂种,地膜覆盖可有效减少暴雨后土壤中的水分 含量,有利于花生种子的萌发。地膜覆盖栽培能减轻秋季频繁的暂短性干旱对花生生长的 影响,以及在秋凉后显著提高土温,减轻后期土壤低温对果荚物质积累的不良影响。秋花生 地膜覆盖可适当迟收,可充分利用后期地膜的保温功能,获得更多地干物质积累,增加荚果 重量。秋季花生地膜覆盖技术简便实用、易于掌握,便于推广普及,能显著提高亚热带地区 秋植花生的产量,尤其适合应用于亚热带雨养地区的旱地和望天田的秋花生栽培。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制备的打孔装置的结构俯视图。 图2是实施例1制备的打孔装置的结构正视图。 图3是实施例1制备的打孔装置的打孔器的剖面图。 图4是实施例1制备的打孔装置的打孔器的俯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 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所述,此打孔装置包括两条横樑1和两条行距固定棒2,每条横樑1上装有 4个打孔器6 ;两条行距固定棒2的同一端分别有一个短孔槽4,行距调节螺丝3位于短孔 槽4内;两条行距固定棒2分别位于横樑1的两端,其通过行距调节螺丝3调节两条横梁1 之间的距离,两条横樑1和两条行距固定棒2成矩形并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每条横樑1上 开有一条长孔槽5,株距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合亚热带地区秋植花生的地膜覆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整地和施肥:选择沙质壤土,为赶农时,在上茬作物收获后,整地,开沟起畦;整地的同时施肥,施肥量根据土壤肥力情况以及花生整个生育期所需肥量决定,肥料与土壤耕作层混合均匀;    (2)地膜覆盖:完成步骤(1)后进行盖膜,覆盖地膜时要使地膜紧贴畦面土表,不留空隙,地膜要平展无皱折,在畦边与沟交会处将膜边压紧;所述膜的厚度小于0.008毫米    ;(3)打孔播种:在地膜上打孔,将表土裸露出来;孔间的距离根据种植密度的需要进行调节;选用饱满、健康无病的花生籽粒作种子,消毒后再进行播种;播种的时间为立秋前10天至立秋后10天;播种的土壤的湿度要求为以手紧握泥土成团,手松开泥土即散;在孔内播种,下种深度为4.0~5.0厘米,覆土盖种压膜,播下的种子不能覆盖在地膜内;    (4)合理密植:每亩株数至少为2万株;    (5)田间管理:保持土壤湿润,防止积水,控制花生植株生长过旺,防治细菌病害和防治害虫病害;    (6)收获:当花生上部叶片变黄,果仁红润饱满,果壳纹路清晰时,即可收获。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适合亚热带地区秋植花生的地膜覆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整地和施肥选择沙质壤土,为赶农时,在上茬作物收获后,整地,开沟起畦;整地的同时施肥,施肥量根据土壤肥力情况以及花生整个生育期所需肥量决定,肥料与土壤耕作层混合均匀;(2)地膜覆盖完成步骤(1)后进行盖膜,覆盖地膜时要使地膜紧贴畦面土表,不留空隙,地膜要平展无皱折,在畦边与沟交会处将膜边压紧;所述膜的厚度小于0.008毫米;(3)打孔播种在地膜上打孔,将表土裸露出来;孔间的距离根据种植密度的需要进行调节;选用饱满、健康无病的花生籽粒作种子,消毒后再进行播种;播种的时间为立秋前10天至立秋后10天;播种的土壤的湿度要求为以手紧握泥土成团,手松开泥土即散;在孔内播种,下种深度为4.0~5.0厘米,覆土盖种压膜,播下的种子不能覆盖在地膜内;(4)合理密植每亩株数至少为2万株;(5)田间管理保持土壤湿润,防止积水,控制花生植株生长过旺,防治细菌病害和防治害虫病害;(6)收获当花生上部叶片变黄,果仁红润饱满,果壳纹路清晰时,即可收获。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适合亚热带地区秋植花生的地膜覆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沙质壤土为土质疏松、耕作层深厚的沙质壤土 ;步骤(1)中所述的整地的要求是细碎平整,避免有大土块;步骤(1)中所述的开沟起畦为畦的宽度比地膜的宽度少40 50厘米,畦的高度为15 25米,开好三级环田排水沟,沟沟相通,沟宽25 30厘米;步骤(1)中所述的施肥为每亩施用农家土杂肥1000 2000公斤,或者按每亩纯氮9公斤、氧化磷6公斤和氧化钾9公斤的量折算为具体肥料种类施用。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适合亚热带地区秋植花生的地膜覆盖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干张剑亮王继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