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稻虾养殖用增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65180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3 02:41
本技术提供一种稻虾养殖用增氧装置,包括安装盒,所述安装盒内设置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入端与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出端转动且分别与第一增氧水轮和第二增氧水轮相连接,防护网的下端设置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底部与固定底座相连接。本技术通过驱动机构和传动机构带动第一增氧水轮和第二增氧水轮转动,通过旋转将空气带入水体中,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本技术通过固定底座的设置,防止增氧装置移动影响水稻的生长,根据稻田的水位通过调节升降杆调节增氧装置的高度,可以确保氧气能够充分溶解在水中,提供适宜的氧气供应给稻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主要涉及水养殖,具体涉及一种稻虾养殖用增氧装置


技术介绍

1、 “稻虾共作”模式是将普通稻田单一的种植模式提升为立体生态的种养结合模式,即在水稻种植期间养殖克氏原螯虾,克氏原螯虾与水稻在稻田中同生共长。此生产模式可以充分利用稻田的浅水环境和冬闲期,有效提高稻田单位面积经济效益,实现一地两用、一水两收,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和水产养殖尾水污染。

2、现有的稻虾养殖模式中,为了保证养殖田内水的充足氧气一般都会增设增氧装置,利用增氧装置保证室内养殖充足,从而防止虾缺氧死亡,如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18942052u提供的一种稻虾养殖增氧装置,包括养殖田,养殖田内养殖有虾,养殖田的中部种植有水稻,养殖田内设置有多个浮板,浮板的中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管,转管的下部固定连接有增氧叶轮,转管的上部固定连接有从锥齿轮,浮板上固定连接有电机一,电机一通过动力输出轴连接有主锥齿轮,主锥齿轮与从锥齿轮啮合,叶轮的四周设置有保护拦网,保护拦网固定连接在浮板上,此结构利用保护拦网保护增氧叶轮,同时防止虾受到转动的增氧叶轮伤害。p>

3、但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稻虾养殖用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盒(1),所述安装盒(1)内设置有传动机构(8),所述传动机构(8)的输入端与驱动机构(7)相连接,所述传动机构(8)的输出端转动且分别与第一增氧水轮(5)和第二增氧水轮(6)相连接,所述第一增氧水轮(5)设置在所述安装盒(1)的侧面,所述第二增氧水轮(6)设置在所述安装盒(1)的底部,所述第二增氧水轮(6)的外侧设置有防护网(2),所述防护网(2)设置在所述安装盒(1)的底部,所述防护网(2)的下端设置有升降杆(3),所述升降杆(3)的底部与固定底座(4)相连接,所述固定底座(4)用于固定在稻田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稻虾养殖用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盒(1),所述安装盒(1)内设置有传动机构(8),所述传动机构(8)的输入端与驱动机构(7)相连接,所述传动机构(8)的输出端转动且分别与第一增氧水轮(5)和第二增氧水轮(6)相连接,所述第一增氧水轮(5)设置在所述安装盒(1)的侧面,所述第二增氧水轮(6)设置在所述安装盒(1)的底部,所述第二增氧水轮(6)的外侧设置有防护网(2),所述防护网(2)设置在所述安装盒(1)的底部,所述防护网(2)的下端设置有升降杆(3),所述升降杆(3)的底部与固定底座(4)相连接,所述固定底座(4)用于固定在稻田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稻虾养殖用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8)包括主动轴(81),所述主动轴(81)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盒(1)上,其一端与所述驱动机构(7)固定相连,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增氧水轮(6)相连接,其中段还固定安装有主动锥齿轮(83),所述安装盒(1)内对称安装有轴承座(82),所述轴承座(82)上转动安装有从动轴(84),所述从动轴(84)的一端与从动锥齿轮(85)固定相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增氧水轮(5)相连接,所述主动锥齿轮(83)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公平
申请(专利权)人:无为市杨公平家庭农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