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板材生产,具体涉及一种金属板材生产厚度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1、在金属板材生产后,比如轧硬板材和精整耐腐蚀抗氧化薄板,其在出厂前需要对其厚度进行检测,从而确定其生产合格性。
2、目前对金属板材的检测都是在其输送过程中进行,其检测方式一般都是通过在其上侧设置检测板,其可以是压力传感机构或者红外机构,但是检测板都是一个整体,并且与金属板材的接触呈面状,进而不能很好的将金属板材上存在的凹状检测出来,并且目前的检测只能对其一面检测,进而仅仅一面的检测数据来判断金属板材的厚度是否合格,这种检测方式存在一定的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金属板材生产厚度检测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金属板材生产厚度检测装置,包括:
4、底板,所述底板上端通过四个支架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可转动的安装有多个输送辊;
5、检测机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板材生产厚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板材生产厚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设有带动两个凵型板(8)移动的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通过支架与底板(1)固定连接的第一电机(14),所述第一电机(14)活动端固定连接有齿轮(15),两个所述凵型板(8)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齿板(16),所述齿轮(15)分别与两个齿板(16)侧壁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板材生产厚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纠偏机构包括开设在底板(1)顶部的第二槽(17),所述第二槽(17)内固定连接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板材生产厚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板材生产厚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设有带动两个凵型板(8)移动的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通过支架与底板(1)固定连接的第一电机(14),所述第一电机(14)活动端固定连接有齿轮(15),两个所述凵型板(8)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齿板(16),所述齿轮(15)分别与两个齿板(16)侧壁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板材生产厚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纠偏机构包括开设在底板(1)顶部的第二槽(17),所述第二槽(17)内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杆(18),两个所述第二杆(18)滑动连接有两个l型板(19),所述l型板(19)顶部均通过第三杆(20)转动连接有纠偏轮(21),所述第二槽(17)内壁转动连接有双向丝杠(22),所述双向丝杠(22)与l型板(19)螺纹连接,所述底板(1)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23),所述第二电机(23)活动端与双向丝杠(22)一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属板材生产厚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设有对第一电机(14)间歇性顺时针转动和逆时针进行控制的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底板(1)上端的控制箱(24),所述控制箱(24)内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板(25),所述第一板(25)顶部通过多个第二弹簧(26)弹性连接有第二板(27),所述第二板(27)侧壁与控制箱(24)内壁密封且滑动连接,所述控制箱(24)顶部通过多个第三弹簧(28)弹性连接有第三板(29),所述第三板(29)侧壁与控制箱(24)内壁密封且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板(29)上端固定连接有密封杆(30),所述密封杆(30)侧壁与控制箱(24)顶部密封且滑动连接,所述控制箱(24)上端固定连接有控制架,所述控制架下端和密封杆(30)上端分别设有两个贴合的第一导电头(31),所述第二板(27)上端和第三板(29)下端分别设有两个贴合的第二导电头(32),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路瑶,张英豪,赵立民,益希法,王登辉,王雪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华韵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