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储能,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具有换热结构的储能系统。
技术介绍
1、储能系统中设置有多个电池模组。多个电池模组层层叠加安装在集装箱中。由于电池模组安装空间较小,且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易产生热量,影响系统运行安全性和充放电效率。现有技术中的风冷散热技术散热效率低,尤其是在夏季高温天气,极易产生安全隐患。因此如何对储能系统进行高效散热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具有换热结构的储能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储能换热系统换热效率低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具有换热结构的储能系统,包括多个控制模块,每个控制模块包括换热器、固定架和多个电池组,其中所述换热器包括换热膜片、第一换热介质流道和第二换热介质流道,所述换热膜片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换热膜片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介质流道和第二换热介质流道之间,且所述换热膜片呈波浪形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换热膜片之间设置有多个电池单体,使得每个电池单体的两侧均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换热结构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控制模块,每个控制模块包括换热器(1)、固定架(3)和多个电池组(2),其中所述换热器(1)包括换热膜片(11)、第一换热介质流道(12)和第二换热介质流道(13),所述换热膜片(11)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换热膜片(11)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介质流道(12)和第二换热介质流道(13)之间,且所述换热膜片(11)呈波浪形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换热膜片(11)之间设置有多个电池单体,使得每个电池单体的两侧均与所述换热膜片(11)接触,其中所述第一换热介质流道(12)的一端设置进液口(121),所述第二换热介质流道(13)远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换热结构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控制模块,每个控制模块包括换热器(1)、固定架(3)和多个电池组(2),其中所述换热器(1)包括换热膜片(11)、第一换热介质流道(12)和第二换热介质流道(13),所述换热膜片(11)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换热膜片(11)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介质流道(12)和第二换热介质流道(13)之间,且所述换热膜片(11)呈波浪形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换热膜片(11)之间设置有多个电池单体,使得每个电池单体的两侧均与所述换热膜片(11)接触,其中所述第一换热介质流道(12)的一端设置进液口(121),所述第二换热介质流道(13)远离所述进液口(121)的一端设置出液口(131),所述进液口(121)与热泵系统连通,所述出液口(131)与另一控制模块的进液口(121)串联或并联,在每个所述换热膜片(11)的进口处设置有流量调节阀,所述流量调节阀控制对应所述换热膜片(11)内冷媒的流量大小和通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介质流道(12)和第二换热介质流道(13)的高度小于所述换热膜片(11)的高度,所述换热膜片(11)的高度小于所述电池组(2)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3)设置在所述电池组(2)的下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架(3)内设置容纳腔(31),所述容纳腔(31)设置为相对于所述固定架(3)的四周向下凹陷,所述容纳腔(31)内设置孔状的电池安装位(32),所述电池组(2)中的各个电池单体安装在所述电池安装位(3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架(3)内还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成梅,慈松,高红,张明,文枢,路爱芬,李正军,杨峰,
申请(专利权)人:云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